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拔希

噶玛拔希

(1204或1206—1283)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噶玛支派中黑帽系第二辈祖师。本名却吉喇嘛。出生于喀木地区之止垅丹巴却秋,其族属哉波务家族,为当地权贵。幼年出家,从都松钦巴之再传弟子学经,取名却吉喇嘛(意为法师)。元定宗二年(1247),任粗朴寺寺主,收徒传法,声名远播。蒙古军南征大理时,于宪宗四年(木兔年,1254),一说在三年或五年,受忽必烈召见,谒忽必烈于绒域色堆旅次,忽必烈挽留左右,辞不就,乃受蒙哥汗之请北上游历传法建寺。六年(火蛇年,1256),谒蒙哥于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蒙哥封其为国师,赐金边黑僧帽,约于是时尊称其为“噶玛拔希”(意为噶玛教派之法师),取自其却吉喇嘛之名原意。是为噶玛噶举中黑帽一系之始称。后留侍蒙哥,曾为讲经,并与道家辨法。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失势,曾被流放。至元元年(1264)始获宥,遂启程沿途建寺传法。八年(1271),还粗朴寺。十年,卒。遗嘱保存其遗体,由其弟子辈火化。翌年(1274),攘迥多吉出生,被粗朴寺僧认定为噶玛拔希之转世灵童,迎至寺中,为噶玛噶举黑帽系之第三辈活佛,而以噶玛拔希为第二辈活佛,并追认噶玛噶举派人之创始人都松钦巴为第一辈活佛。从此,藏传佛教各派系中推行有活佛转世制度。

猜你喜欢

  • 阿棱经霸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经学学位。僧徒在寺庙中经过学习,获※格不什学位后,再经过10年深入学习,业满,举行典礼仪式,由活佛授予此学位。获此学位者即具有中级僧侣地位而受到礼待,从此可以自由研究深化。

  • 诺贺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戎波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百姓向土司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义务是跟随土司、头人外出,为其做饭、放马、备鞍等。头人派此差,只有他给土司当差时才有。一般支差时间为15天。此差分为“日格溪”(远的)

  • 孟爱甸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据《元史·成宗本纪》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以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子来朝,即于其地立军民总管府。《明史·地理志》孟艮御夷府条载:“东北有孟爱等甸军民府”其地望,《读史方舆纪要》谓在孟

  • 思州安抚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毗伽阙·卡迪尔汗

    ※喀喇汗王朝创建者。见于贾玛尔·卡尔希※《苏拉赫词典补编》中保存之※阿勒马伊《喀什噶尔史》片断记载。可能是汉文史籍中率回鹘15部西奔葛逻禄之庞特勤。庞特勤为碛西回鹘诸部首领,毗伽阙·卡迪尔汗为其汗号。

  • 勐腊傣族护界斗争

    勐腊傣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1946年,法帝国主义者为侵占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土地,将界碑偷偷移进中方境内十余公里,当地群众发现后即将其移回原处。此后法军虽多次偷移界碑,均被傣族群众一次又一次地搬回。法

  • 萧塔不烟

    ?—1150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皇后。契丹族。辽末,随大石背天祚帝西走,金天会九年(1131)二月,大石在起儿漫(原苏联布哈拉东)称帝时,受封为昭德皇后。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病卒,时子尚幼,受遗

  • 觉罗纳世通

    ?—1765清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初由笔帖式迁户部郎中。乾隆十九年(1754)起,历任云南布政使、安徽按察使。二十二年(1757),以未能举发总督恒文非法购买黄金案,被革职。二十三年,奉命赴巴里坤筹

  • 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之第一宫帐。设于曲雕阿兰(位于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温都尔汗西南)。居光献翼圣皇后孛儿台等八后妃。太宗、宪宗、泰定帝即位大典在此举行。《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