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嬇方

嬇方

见“鬼方”(1703页)。

猜你喜欢

  • 三苗

    传说中古部落名。亦称有苗、苗民。南蛮的一支,据说曾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一说系九黎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彭蠡(今江西鄱阳湖以北)、洞庭湖、文山(今江西吉水县东南)及衡山(今安徽霍山县南)之间。唐虞夏时期为

  • 内蒙古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绵伸3千多余公里。有山脉、丘陵、盆地、平原、沙漠,占内

  • 神鼎

    后凉后主建康公吕隆年号。401—403年,凡3年。

  • 犀纰

    参见“锡伯族”(2364页)。

  • 定川寨之战

    西夏建国初与北宋的一次重要战役。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夏景宗李元昊采纳中书令张元的建议,于天都山点集左右厢兵10万分东西两路合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知渭州王沿派泾源路副总管葛怀敏率兵拒战,怀

  • 比丘

    佛教称谓。梵文音译,意为“乞士”(即靠乞食为生),又有“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之意。蒙古称其为第雅齐。指出家学佛受具足戒之男僧。坚持守清净戒律。要举行简单而神圣的仪式受比丘戒,取得

  • 高附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骨咄施国沃沙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辖五翎侯、休蜜2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平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东汉废。

  • 瓦寺土司差役碑

    记载羌族地区土司制度的碑刻。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二十四日,四川茂州直隶州汶川县(今四川汶川县)正堂奉上司批准同瓦寺土司十八寨及县绅士保甲公立。该碑详定瓦寺各项差役条规事项,具体规定各塘土兵每年应

  • 安清

    东汉佛教译经师。字世高。原为西域安息国王太子。西域旅人呼为安侯。因厌弃世俗生治,嗣王位后让国于叔父沃拉加色斯二世,出家修道,遍游诸国。博通经藏,尤精阿昆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桓帝建和二年(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