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鲁古台
见“别里古台”(1070页)。
见“别里古台”(1070页)。
参见“巴延阿布该阿玉什”(420页)。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沿宋旧名。天会七年(1129),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河间(今河北河间),故又称河间府路。辖河间府,冀州与沧州2节度使州,防御州青州以及蠡州、莫州、献州、深州、景州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
即※“差巴”(支差者)的一部分。旧时四川甘孜藏区雅江地带农奴阶级中的一个等级。从领主处领种一定数量的土地。按规定每年要向地方政府交地粮和支应各种差役,一般还要向土百户支应劳役及各种摊派。繁重的差役使得
宋代南宁州领主。南宁州人。西南少数民族大姓豪富※龙彦韬之子。开宝四年(971),嗣父职,为南宁州刺史,兼蕃落使。八年(975),所属39部顺化王子若发等377人入朝贡马、丹砂等。后世领其地。
清代和民国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清初为准噶尔部库木诺雅特游牧处。乾隆二十年(1755),平准噶尔时内属。二十五年(1760),设同知。二十八年(17
见“惕隐”(2104页)。
见“马瞻”(160页)。
见“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305页)。
见“兀力卫”(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