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孟纯

孟纯

1901—1963

字锡嘏。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毕克齐镇人。7岁入私塾读书,后入归绥中学。1923年5月参加归绥学生会组织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后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入北京民国大学,学法律。1927年回归绥被捕,出狱后在家务农。1936年参加百灵庙武装暴动,反对德王投降日寇,实行武装抗日,任蒙旗保安总队军需处主任。因部队哗变,回家。后又参加白海风领导的蒙旗保安队,在乌兰夫帮助下恢复党籍。1939年集体参加国民党。1941年白海风指定退役,回土默特旗,任蒙旗宣慰使署参议。1946年在土默特旗建设委员会任职,1947年代总管、国民党土默特旗支部委员。解放后,任绥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猜你喜欢

  • 孟特穆

    见“猛哥帖木儿”(2078页)。

  • 曹延恭

    ? —976宋初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曹元德子,※曹元忠侄。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叔曹元忠卒,袭职。笃信佛教。在任期间,一心修建功德窟。太平兴国元年(976)卒。

  • 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的南端,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经三、四百年之发展、演变,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农牧区各族群众中。复经专业人员的加工、升华,展现于舞台上。民间流传

  • 莽式舞

    满族舞蹈名。又称莽(蟒)势舞。是新年或祝寿等喜庆宴会上的传统歌舞,广泛流行于清宫和民间。分为男莽式与女莽式。舞式为两人相对而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是为“莽式”。凡有喜庆之时,主人男女更

  • 觉罗琅玕平傈碑

    碑名。原碑在云南省昆明市劝业场城隍庙内。清嘉庆八年(1803)十月,云南丽江府(治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与昆明等地官绅立。碑高约170厘米,宽约100厘米,无碑额,碑文28行,满行70字,右行,正书。内

  • 内馆

    清官署名。隶属理藩院。设于东安门外御河桥侧。为供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所。内设稽察内馆监督1人,由六部保送司官由理藩院引见充补,一年一换,另额设大吏4人、小吏8人,每年十月初至次年二月三十日,专门

  • 升泰

    ?—1892清朝大臣。字竹珊。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初为员外郎,后历任浙江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职。光绪七年(1881),领副都统衔,任伊犁参赞大臣,寻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八年,署乌鲁木齐都统,与俄国

  • 优异世管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佐领世职制之一种类型。世管佐领中,原立佐领人具有一定劳绩者。《清通志》卷68载:“其率众归诚,功在旗常、得赐户口者,曰优异世管佐领”。八旗满洲中,计有5个。其承袭办法:原立佐领

  • 阿布勒比斯

    ?—1783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苏勒坦(苏丹)。一译阿布里比斯、阿布尔比斯、阿比里斯、阿布勒必斯等。※阿布勒班毕特汗次子。建牙帐于塔什干及吹河等地。属众多为奈曼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

  • 天顺皇帝

    见“耶律璟”(1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