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㢸

宇文㢸

546—607

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奉诏修定《五礼》。累迁小吏部,转内史都上士。建德五年(576),募三辅少年数百人为别队,从武帝攻拔晋州。次年,从平北齐,以功封武威县公,改司州总管司录。宣政元年(578),迁左守庙大夫。从征突厥,拔寿阳,改封安东县公、浍州刺史,转南司州刺史。大象二年(580),追击奔陈之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败陈将樊毅于漳口。历迁黄州刺史、南定州刺史。隋开皇初,封平昌县公,入为尚书右丞。奉命安集内附西羌,置盐泽、蒲昌2郡而还。迁尚书左丞,为官刚正,百僚惮之。三年(583),任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破突厥于甘州。授太仆少卿,转吏部侍郎。九年(589),为信州道诸军节度,随军平陈,以功拜刑部尚书,领太子虞侯率。出为并州长史。十八年(598),为元帅汉王府司马,领行军总管,从征辽东。历朔、代、吴三州总管、刑部尚书、泉州刺史,皆有治绩。大业三年(607),转礼部尚书。以才能著称,声望甚重。为炀帝所忌,对帝好声色、勤远征之举颇露不满,被告发,坐诛。所著辞赋20余万言,为《尚书》、《孝经》注行于世。武德元年(618),追赠上开府、平昌县公。

猜你喜欢

  • 慈灯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康乐街南。蒙古语名“塔布·斯普尔罕”,即五塔寺。清雍正五年(1727),崇福寺(小召)喇嘛阳察察尔济呼毕勒罕任呼和浩特副札萨克喇嘛时,年班赴京,奏请建立此寺。十年(17

  • 祖陵

    辽代皇陵。位于※祖州城址西北约2公里(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深山中),此地为一巨大袋状山谷,当地蒙族称依贺宝勒格(意为“大泉”),时称谷中为黑龙门,是出入峡谷的唯一途径。天显二

  • 敏珠尔

    ?—174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父死,袭札萨克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受命于本地备御准噶尔部,散秩大臣

  • 乌春

    ①温都部首领。女真族。居阿跋斯水(今牡丹江安图县至敦化县流段)一带。初以锻铁为业,后因岁欠,率部众归乌古迺(景祖),加入生女真部落联盟。既而乌古迺知其遇事果敢善断,命为本部长,送归旧部。辽道宗咸雍十年

  • 第二可汗

    见“庵罗”(2099页)。

  • 丁景

    明代诗人。字德辉。云南蒙化(今巍山县)人。回族。相传为元代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后裔。明万历(1573—1620)年间人。一生勤奋著述,有遗稿多卷。现仅有《公余清咏》1卷传世。

  • 牟力结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曾与松潘地方其他长官司一道遣使入朝贡马,赐以钞、币和袭衣等。洪熙元年(1425),其族人阿兀等

  • 蒙古包衣大

    满语音译,即“幄长”。清代内务府武备院设,原称圆毡房长或圆顶帐房头目,七品衔。掌理圆顶帐房制作、保管、出纳诸事。康熙九年(1670),设“毡作”于京东沙河。十一年,设毡库于武备院。三十四年(1695)

  •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

  • 逻晟

    即“逻盛”(2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