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嘎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期”等狩猎季节出远猎时组合,以便相互照顾。届时,“乌力楞”(地域公社)内的猎手自愿结合,组成三四人或五六人不等的若干“安嘎”出猎。狩猎结束,自行解散;下次出猎,再行组织。内选※“塔坦达”(狩猎长)、※“乌纠鲁达”(狩猎长副手)、※“吐阿钦”(炊事员。如猎手家属随往,各自开伙,不另设“吐阿钦”。若只去一个妇女,她必为“吐阿钦”)各一,“塔但达”领导狩猎和主持分配,“乌纠鲁达”协助“塔坦达”管理组内生活等,“吐阿钦”负责打柴做饭,兼管马匹。出猎所用马匹、枪支、弹药、猎刀、粮食、盐、筷子和皮被等,由猎手自备。猎获物按出猎前商定的方式分配,一般由同猎者平均分配(兽肉在“乌力楞”内按户平均分配),有的地区已出现马匹参与计股分配现象。

猜你喜欢

  • 南诏野史

    书名。明倪辂辑。1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三年(1585)或稍后。倪辂为云南昆明县东庄人,嘉靖壬午(1522)科举人,曾任威远(今云南景谷)县令,留心滇史,采白文《白古通纪》(已佚)等书并参录诸汉文史籍编为

  • 阿洛斯

    哈萨克族社会组织。或称“塔衣帕”,即部落。由若干※乌鲁(氏族)组成。其头目称“比”,或由其他大牧主、大宗教头目担任。初由选举产生,后逐渐转为世袭。负责处理本部落大小事务,征收税赋,解决民事刑事案件和各

  • 房融

    ?—705唐朝大臣。河南人。一说为鲜卑房氏(屋引氏),一说其先世房乾本出清河房氏,晋初使鲜卑,留而不遣,后裔随北魏南迁。武则天掌政时,历怀州长史等职。长安四年(704)十月,任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

  • 阿古真

    见“耶律贤适”(1314页)。

  • 益实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年间(1436—1449)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实左卫,并将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益实卫作伊实卫。

  • 得里底

    见“萧奉先”(1995页)。

  • 伊丽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第三次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显庆二年(657)正月,擢右卫将军苏定方为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回纥婆闰副之,率步骑10余万出金山北。先破处木昆,降其俟厅懒独禄。后连破贺鲁军于

  • 罗子国

    见“罗”(1414页)。

  • 张格尔之乱

    清嘉道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先后有4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张格尔(新疆喀什噶尔人,维吾尔族,幼居浩罕)纠集安集延阿哈呼里等百余人、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萨雅克部、冲噶巴什部等50

  • 呼岱达

    意谓商头。又译胡岱达。原是清代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为管理至当地贸易的浩罕商人,派令其诚实可靠者负责管理其与内地商民公平交易的人。后浩罕伯克势力增强,遂逐渐干预呼岱达事务。自道光十三年(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