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尕藏寺

尕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尕藏班觉楞”,意为“善缘富乐洲”。在青海称多县。县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之萨迦派寺院。据传,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于嘎哇隆巴地方讲经灌顶,聚信徒万余人,由此嘎哇隆巴更名为“称多”,收一名弟子,授名为“嘎何尼当巴衮噶扎巴”(简称阿尼当巴)。三年后,阿尼当巴按八思巴之意建寺,并在八思巴讲经处修建“百玛嘎宝”坐台,以示纪念。寺内供八思巴所赠之释迦佛像、全套大藏经、合金梵塔、九尖摇铃等器物。八思巴又以蒙、汉、藏三科文学向该寺颁赐命书,要当地居民向寺院贡纳酥油、黄金、青稞、牲畜等,不得侵犯寺院,并赐阿尼当巴主管当地政教之象牙章和白檀木章各1枚。寺僧达1900人。清代,因屡遭兵乱,势渐衰。1981年复修,有大经堂1座,殿堂3座及拉让1院。寺内原存文物有明洪武年间所绣制的跳神舞衣2件、铸有“大明永乐年施”字样之妙金刚菩萨像1尊、铜钹4副;铸造之无量寿佛1尊,上有“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并珍藏有唐朝赠吐蕃之一佛像。此寺以西藏萨迦寺为主寺,其子寺有邦夏寺、岗察寺、吐登寺、赛浦寺、达杰寺等。寺僧须往萨迦寺朝佛学经,受比丘戒,方称之为“扎哇”。活佛系统主要有阿尼当巴和罗日喇嘛。

猜你喜欢

  • 奴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嫩秃赤”、“嫩秃兀赤”、“嫩秃兀臣”。《元朝秘史》解为“管营盘的”。蒙古语“嫩秃黑”(即“奴都”,汉译“农工”),意为“营盘”、“牧地”,“赤”意为“司事人”,即管理营盘者。宋

  • 北面宫官

    契丹王朝一种特殊的官类。《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宫卫制(即斡鲁朵)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始创。“太祖以迭剌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宫卫有直

  • 惠宁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说三十五年,1770)建于巴彦岱,位于新疆伊宁市西北。驻领队大臣,率满营。嘉庆十年(1805),因城东有泉水涌

  • 谢捆

    土族语称“却克·保力嘎”,意为“取毕捆子”。旧时青海互助地区土族农业生产习俗。秋天,将田间的麦豆等捆子运到场上垒起后而举行的庆丰收活动。届时,家家杀猪宰羊犒劳农田劳作者,吃肉、喝酒、唱酒曲等尽情欢娱一

  • 回鹘文

    又称回纥文。因古代回鹘人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而得名。是公元9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亚及新疆等地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曾是金帐汗国、帖木耳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从15世纪开始,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鹘文

  • 关南之战

    见“白马岭之战”(607页)。

  • 客台

    见“怯台”(1500页)。

  • 隆吐山

    山名。在西藏日纳宗东北约60里处,属西藏管辖之地区。乾隆五十九年(1794)五月,西藏与不丹、锡金在日纳宗的日纳立鄂博为界,界北属西藏管辖,隆吐山位于界北。1888年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后,进攻隆吐关卡

  • 方舟

    春秋时越人的一种航运工具。把两只独木舟并在一起航行,故称。《越绝书》:“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可以增加载运量和稳定性,但行驶时受水阻力较大,船上走动也不方便。据国外一些民族学家调查,太平洋一

  • 求乌麦

    萨满为小孩求魂的一种祭祀仪式。“乌麦”,鄂温克语,意为小孩的灵魂。旧时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中盛行。他们认为,小孩得重病是其灵魂离身去另一世界,需请萨满(巫师)跳神找回。求者,先准备黑白驯鹿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