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应欧乎·桑丹嘉措

应欧乎·桑丹嘉措

1616—1678

明末清初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措玉。11岁从圣·噶登巴受戒,入寺学经。15岁为隆务寺法相扎仓第一代僧沅。17岁往安多各大经院巡回辩经。28岁从圣·噶登巴受具足戒。31岁赴西藏噶丹寺绛孜经院学经法两年,拜根登丹达巴等人为师。清顺治五年(1648),入哲蚌寺郭莽扎仓,聆听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讲授金刚灌顶,曾两次赴扎什伦布寺,受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之经法。获桑浦寺噶居格西学位,入下密院,掌握绘制坛城之画规。返隆务寺后,主持扎仓之讲闻辩论,传授经法。于该寺规定顶礼时要双手合掌,掌心要夹念珠之寺规,至今尚保持。云游各地,劝导人们念诵六字真言,饶益众生。著有《道歌汇集》、《供养上师颂导引》等。

猜你喜欢

  • 察哈尔蒙古牧厂

    清代在察哈尔蒙古游牧地设立的官办牧厂。察哈尔游牧八旗为内属旗,由清廷直接控制,各地土地除部分归牧民游牧外,大部分属于官地,清政府利用官地发展养马业。顺治年间(1644—1661),建立小型马群,后改为

  • 开平

    见“上都”(114页)。

  • 居诗老

    苗族古歌。流行于云南东北部及贵州威宁等地区。歌颂住在刀窝召(意为碎石山)的猎神居诗老如何驱逐毒蛇猛兽、砍伐森林、烧地拓荒及打猎、育兽的事迹。相传这位猎神教人们住在树上,放火烧地3个月,烟雾弥漫山谷,把

  • 僧差

    旧时藏区差役名。藏语称“扎差”或“扎加”。又称喇嘛差。唐吐蕃时曾有过“三户养僧”或“七户养僧”制,即强制性令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僧人的生活费用。未见强迫出家为僧的记载。大约清季中晚期,随着封建农奴制的没落

  • 赖慕布

    1611—164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三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授骑都尉。清崇德四年(1639),参与议政。七年(1642),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败宁远兵。因末劝阻

  • 惠宁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说三十五年,1770)建于巴彦岱,位于新疆伊宁市西北。驻领队大臣,率满营。嘉庆十年(1805),因城东有泉水涌

  • 文济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元统二年(1334),世祖子脱欢次子蛮子始受封。其子不花帖木儿(又作帖木儿不花)袭封。

  • 咎犯

    见“狐偃”(1481页)。

  • 漒川侯

    封爵名。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吐谷浑王碎奚(亦作辟奚,335—376年在位)遣使献马5千(一作50)匹,赐以是封爵。碎奚居漒川郡(故治在今青海东南境),因以郡名为爵号。侯,为古代五等爵(公、侯

  • 登里罗没密施颉翳德密施毗伽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