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廉希宪

廉希宪

1231—1280

元朝大臣。字善甫,又名忻都。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之子。太宗初,其父任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氏,子孙皆姓廉。希宪年19,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其“笃好经史,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深得忽必烈器重,雅称“廉孟子”。又善弓箭,人称“双全”。曾从征云南。宪宗四年(1254),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任内问民疾苦,抑强扶弱,兴办学校,恢复儒籍,治绩显著。九年(1259),随忽必烈渡江取鄂州,运筹帷幄,参谋军机。宪宗死,力助忽必烈自鄂北上继位。后任京兆、四川道宣抚使,平定刘太平等之叛。继改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力拒阿里不哥将浑都海等军,有功,进平章政事。因四川降民散处山谷,奏请申敕军吏,禁止俘掠,违者,千户以下与犯人同罪。又禁诸人贩易生口,四川遂安,降者益众。并采取措施减轻徭役。中统二年(1261),致书晓谕宋四川制置余玠,使其不敢轻动;并受泸州守将刘整降。三年,晋中书平章政事。任内,振举纲纪,汰逐冗滥,兴利除害,议行迁转法,穷治阿合马奸事。政绩卓著。至元七年(1270),因面忤世祖,罢职。十一年(1274),复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以荆南新附,受命开大府于荆州,行省荆南,承制授三品以下官。治理今湖北石首、江陵以西和四川垫江。任职三年,大力整顿社会秩序,禁剽夺,通商贩,大兴学,选教官,置经籍,厉诸生,兵民得安。十四年(1277),以疾召还,江陵民众为之画像建祠。十七年(1280)卒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大德八年(1304),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加赠恒阳王。

猜你喜欢

  • 阿拉腾鄂齐

    1882—?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封克什克腾旗四等台吉。1915年为左翼参领。1925年任经棚县警察署长。1930年以昭乌达盟代表身份参加南京蒙古会议,任蒙藏委

  • 棠魔

    古族名。今傣族部分先民在唐代的自称。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属“白衣”的一部分。分布在今云南红河流域与越南莱州北部一带。俗善养牛马,与汉区贸易。明代地方志中又写作“歹摩”,即“傣勐”的同音异写。近代云

  • 克西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河南王

    南朝宋、齐、梁对吐谷浑王的封号。宋元嘉五年(428)吐谷浑王慕璝、元嘉十六年(439)慕利延(慕延)、南齐建元三年(481)度易侯、梁天监三年(504)伏连筹等吐谷浑王均先后受此封。因其统治地区在今青

  • 躶濮

    古族名。见《华阳国志·南中志》。系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县,后移耿马),相当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

  • 奈雅玛

    犴皮上衣。鄂温克语音译。系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冬穿上衣。有带毛和不带毛两种,此称指带毛者,冬季穿;无毛者称“坡利套”,夏季穿。

  • 扈尔汉

    1576—1623后金将领、五大臣之一。满族。佟佳氏。太祖努尔哈赤赐姓觉罗氏。扈喇虎子。世居雅尔古寨,随父归附努尔哈赤后,隶正白旗满洲。为努尔哈赤收作养子。授一等大臣。感太祖养育恩,战则奋勇,多立战功

  • 广乐公主

    南北朝时吐谷浑王妃。鲜卑元氏(拓跋氏)。东魏济南王元匡之孙女。东魏天平三年(536),吐谷浑王夸吕嗣立后,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亲东魏拒西魏,与东魏和亲。武定三年(545)后,受东魏孝静帝封以此号,嫁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简称“伏跋可汗”。即“丑奴”(403页)。

  • 龙沙纪略

    书名。清方式济(字屋源)撰。1卷。康熙年间成书。康熙五十年(1711),其父澄峰受文字狱株连,谪居齐齐哈尔,因省亲随侍,久居谪所,以亲身经历考订文献撰是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