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格土司传

德格土司传

书名。全名《吉祥历代德格法王传善佳宝蔓诸欲宏扬》。作者为多吉日巴赞巴强巴衮噶桑结丹贝结赞,简称※强巴、衮噶坚赞(藏族),为德格王系第四十五世,即俗称第四十五世德格土司。41岁受戒出家,兼德格更庆寺主。搜集其家世史料,撰成此书。成书于清道光四年(1824),一说八年。以木刻版行世。全书56页。记叙德格土司先祖以来四十五世历史及事迹:其先祖为吐蕃松赞干布大臣禄东赞后裔,禄东赞长子绛巴贝为避祸携家逃到康地林域一带。自第一世到二十四世,经历唐、宋,均从事本教及宁玛派宗教活动,首建康区第一座寺院岗托寺。元时二十七世德格土司乌金巴之弟宁玛派索朗仁青,传说曾为帝师八思巴侍者,后受元封任多思麻千户长。二十八世土司大哇桑波亦曾袭任此职,以白玉境内萨玛寺为首府。三十三代土司洛珠刀登(简称鲁图),将其家族势力扩展至德格地区。并自封第一代德格王。明末三十九世土司拉青强巴彭措,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将被消灭的白利土司的大片割地赠给拉青。德格土司势力亦强。四十世土司阿旺扎西主持创建藏区著名宁玛派寺院佐钦寺。四十二世土司丹巴次仁降清,封德格安抚使,创建德格印经院并刻印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四十五世土司即本书作者。德格土司对甘孜川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甚大。该书雕版今存德格印经院。1989年西藏人民出版社以排印版问世。

猜你喜欢

  • 捏褐妳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

  • 明朗

    见“尼泼”(603页)。

  • 林丹汗遗都

    蒙古察哈部首领林丹汗居住地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林丹汗嗣汗位后修建。位于阿巴哈日山阳坡(在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境内的白城)。由内外城组成。外城南北宽500米,东西长980米。内城四面各长25

  • 地婆阿罗

    唐代佛教译经师。译言“日照”。中印度人。武则天在位(684—704)时至中国。擅长咒术。垂拱(685—688)中,先后居于东京太原寺、西京广福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大乘显识

  • 刺北斗

    古葬俗。槃瓠蛮俗之一。人初死,置于树上,用竹木刺而下之,谓之刺北斗。葬后,亲属聚饮而归。

  • 喝血酒

    议和或结盟的一种仪式。自古各族多普遍流行之。汉元帝初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会盟时,即曾共饮血酒。旧时凉山彝族亦颇流行。敌对双方在战争议和或几个家支表示团结友好时,双方或几方代表集会谈判,达成协议

  • 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内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

  • 花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因服饰以蜡染花纹而得名。民国初年又有大花苗与小花苗之分。大多操苗语之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北、滇省及四川南部等地。在黔东南黎平一带,又住有一种称之为花衣苗者,与花

  • 果权

    ?—1903清末将领。字振邦。满洲正蓝旗人。莫得里氏。吉林驻防。以骁骑校从副都统福珠里出师伊犁,以战功迁协领。玛纳斯既复,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驻车排子屯田。因前功晋副都统,赐“志勇巴图鲁”号。光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