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乞叉难陀

施乞叉难陀

见“实叉难陀”(1535页)。

猜你喜欢

  • 扇舞

    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由女子表演。源于萨满教以及民间艺人在说唱表演艺术中所运用的挥扇动作和艺妓的即兴表演。舞者双手各持一把鲜艳的彩扇或羽毛扇,在民族乐器伴奏下,翻飞着彩扇,做出各种优美

  • 寇漫汗国

    东北古国名。一作寇莫汗国。初见于《晋书》,谓挹娄西与其境相接(《翰苑》引三国人鱼豢撰《魏略》文中也有是语,日本学人认为此《魏略》乃《肃慎国记》之误)。史无专传,近世学者多数认为,北魏之豆莫娄、唐之达莫

  • 瓦尔喀

    ?—167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一作镶红旗人)。完颜氏。天聪时,任前锋校,屡征战。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岳讬征明,越燕京趋山东,攻海澄,屡建战功。七年(1642),随贝勒阿巴泰入明边,转战至

  • 宾巴

    见“边坝”(655页)。

  • 洛环水

    即“洛孤水”(1734页)。

  • 六万户

    明代东蒙古6个大部的统称。蒙文史籍云,元惠宗(顺帝)逃离大都(今北京)时,从各地脱出6万蒙古人众(一说10万人众),分散于漠南、漠北各地。后逐渐形成6个大部(万户),分左、右翼,分别由元裔的大汗、台吉

  • 北乜里没里

    见“土河”(63页)。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断藤峡

    即“大藤峡”(91页)。

  • 丹书克

    藏语音译。意为“贡折”。即附有礼品之庆祝表文。例于清朝皇帝喜庆典礼之日呈进,以表示祝贺。始于五世达赖喇嘛遣使向顺治帝呈送附有礼品之信件。后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各大呼图克图及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等官员,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