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智者喜宴

智者喜宴

书名。又称《贤者喜宴》,全称《阐明诸法轮者之事智者喜宴》。又因此书成于西藏洛扎,故又称《洛扎佛教史》。始作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成书于四十三年(1564)。作者※巴卧·祖拉陈畦(1504—1566),系噶玛噶举派僧人,为巴卧二世活佛,著有《金刚亥母大释》、《入行论释》、《历算论宝库》、《医方四续释》。本书为其史学力作。其中绝大部分章节写于山南洛扎代哇宗拉隆寺。本书以洛扎木刻版行世,总计791夹。1986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刊印排印本。分5大篇17卷,包括印度佛教及王统史、吐蕃王统史、西藏佛教各教派史、汉族地区、于阗、西夏、蒙古等王统及教法史、律学源流史、论师及译师史及五明源流史。书中引用的许多珍贵史料,为当时作者所见之珍本,有些今已失传,不仅为汉文史料所缺,其它藏文史籍亦未见载。书中以吐蕃王统史最为出色,详尽叙述松赞干布时的吐蕃社会行政区划及措施、军事制度、经济制度、阶级划分,法律措施、文成公主及金成公主在吐蕃活动,桑耶寺建造细节及佛事、赤松德赞及赤德松赞的兴佛昭书、赤祖德赞的文字改革以及唐末吐蕃奴隶大起义等,均可与敦煌古藏文文献相印证。书中还以较大篇幅记叙了噶玛噶举派教法史,其间涉及许多蒙藏及汉藏关系史料。作者治史严谨、考证精细,多有新意。

猜你喜欢

  • 三宝

    ?—1784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乾隆翻译进士。授内阁中书。十三年(1748),随尚书舒赫德往金川办理台务。十六年(1751),出任湖北驿盐道。二十一年(1756),回京,任户部郎中,

  • 涅剌奥隗部

    见“尼剌部”(664页)。

  • 乌拉牌票

    又作路引、信票、马牌、乌拉票等,均藏语“朗木依”的意译。旧时西藏过往僧俗官员、士兵、商旅、僧迦所持在沿途征派※外差徭役的凭证,上写持证人姓名、身份、事由、起止地点、所需乘畜、驮畜、人役数等。旧时经清中

  • 拓跋沙漠汗

    ?—277鲜卑拓跋部贵族。※拓跋力微子。自三国魏景元二年(261)始,质子魏晋之都洛阳,习观风土,接受汉文化,穿汉服,学弹丸武艺,英姿瑰伟,为朝士所仰。晋泰始三年(267),以父年迈求归,晋武帝具礼护

  • 龙桑科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广镇筸(今湖南凤凰县境内)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遇旱灾,民饥馑,而官吏督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反征粮斗争。二十二年(1543),与贵州铜仁平头(今松桃西南)苗族首领

  • 凤凰直隶厅

    行政区划名。清置。明为五寨、子坪二长官司,隶保靖宣慰使司。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改流官,置通判,辰沅靖道佥事徙驻于此。雍正四年(1726),改为营。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为

  • 长孙稚

    ?—535北魏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王长孙道生曾孙,殿中尚书长孙观子。原名冀归。6岁降袭上党公。孝文帝以其幼承父业,故赐名稚(《北史》,避高宗治讳,写为幼),字承业。史称其聪敏

  •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

    元代碑刻。立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碑文两面:一面汉文,一面回鹘文。碑文记载自西夏灭亡至元末130余年间,在元朝任官职的唐兀氏(西夏党项人)家族历经6世共13人的官职、世系及其活动。该碑于明代被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塔喇海台吉

    明代蒙古贵族。汉文史籍作那竹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第七子。幼亡,无领地,无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