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落何
见“拽剌”(1620页)。
见“拽剌”(1620页)。
清代新疆管理蚕桑业之机构。左宗棠收复南疆后,以南疆气候温和,各地皆植桑树,农民亦乐于发展蚕业,遂招募浙江士民熟习蚕务者带蚕秧、蚕种及蚕具至新疆,教授当地人民栽桑、育蚕、缫丝,并先后在哈密、吐鲁番、库车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庭州西有张堡城守捉。为唐朝军队戍守之地。《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彰八里,并云:至元十五年(1278),授朵鲁知金符,掌彰八里军站事。“八里”是突厥语,“城”之意。《元史
见“遥里”(2370页)。
元朝铜钱之一种。又称至正铜钱、至正钱。顺帝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并铸至正通宝,与中统钞并用。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掌鼓铸。与历代铜钱相参行用。每千文准新中统钞1贯、至元钞2贯
1706—1759清朝大臣。一译萨拉尔、萨赖尔、萨喇勒。卫拉特蒙古人。初为准噶尔达什达瓦部宰桑,驻牧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乾隆十五年(1750),以达什达瓦被杀,率众52户(一说千户,误)投清,被编
即“库莫奚”(1110页)。
见“林牙”(1291页)。
蒙古国※蒙哥汗皇后。又译忽秃灰。弘吉剌氏。忙哥陈之女。《史集》作亦乞列思氏兀鲁带之女。生班秃、玉龙答失2子。蚤卒,后妹也速儿继为妃。至元三年(1266),追谥贞节皇后。
我国布朗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布朗族有82280人(1990),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和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语有如下特点
见“张堡城”(1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