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嗣源

李嗣源

867—933

五代后唐皇帝。926—933年在位。本代北胡人(一说沙陀部民)。汾州刺史李霓(一作电)之子。生于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名邈佶烈。骁勇,善骑射。从沙陀部李克用征战,被收为养子,从李姓,改名嗣源。因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帐下500骑称“横冲都”,故又号李横冲。天祐五年(908),以击败后梁军功,授代州刺史,历相州刺史、邢州节度使。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称帝建后唐,进位检校太傅,兼侍中,寻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次年,进太尉移镇汴州。为蕃汉内外马步总管。改镇州节度使。功高望重,为庄宗李存勖所忌。四年(926)二月,受命镇压赵在礼为首的魏州兵变,反与魏州变兵联合南下。四月,进据大梁(即汴,今开封),进逼洛阳。闻庄宗卒,遂入洛监国,杀专事搜刮之租庸使胡谦,废谦所立苛敛之法,以收人心。旋即帝位,建年号天成,改名亶。在位八年,任用安重诲、任圜等稳定后唐政权,境内稍安,便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晚年,杀诸重臣,群下离心。长兴四年(933)十一月,在兵乱中受惊病,卒于雍和殿。谥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

猜你喜欢

  • 柯提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管辖。花刺子模国故都。位于阿姆河右岸,距希瓦一日程。遗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尔坚奇北沙——阿巴斯。

  • 彭允殊

    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彭师裕次子。继兄彭允林后,为下溪州刺史。太平兴国七年(982),受诏命,不得移动部内马氏所铸※“溪州铜柱”。以刺史旧三年则为州所易,请朝廷禁止。

  • 董鄂部

    见“栋鄂部”(1572页)。

  • 鄂吉

    亦称“乌吉乌纲”。景颇语音译,意为“拉牛”。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对因某一纠纷引起的家族与家族、村寨与村寨及至“山官”辖区之间的武装抢牛事件的泛称。汉称“拉事”。大多因人命、杀伤牲畜、盗窃及债务与婚姻

  • 李桢

    1200—1258蒙古军将领。字斡臣,本西夏宗室子,元代唐兀氏。夏末随父入金应童试中选。既长,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赐名玉出干必阇赤。太宗七年(1235)从皇子阔出攻金,下河南诸郡,至唐、邓二州

  • 放寮

    海南黎族一种风习的汉语俗称。一些地方的黎族称“略亚”,意思是唱歌和玩乐器,也有个别地方称“堂地”,意为“男女结交”。旧时海南岛黎族青年男女普遍盛行的一种社交活动。女儿长成后,结伴上山砍回木料,由父兄帮

  • 颇里八部

    见“婆离八部”(2128页)。

  • 久若禄益坚赞

    吐蕃著名译师。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与嘎哇贝孜、祥班德益西德并称“嘎、久、祥”、“三少译师”。所译佛经甚多,在《布顿佛教史》所记佛经译文目录中有详载。参见“嘎哇贝孜”(2451页)

  • 拓跋纥那

    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孙,※拓跋猗㐌子。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继其兄拓跋贺傉统辖该部。成帝咸和二年(327),御后赵5千骑于句注陉(今山西代县西北句注山)北,不利,迁于大宁(

  • 把汉笔写契

    即“赵全”(16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