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纳

李纳

759—792

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唐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李正已子。生于平卢(治今辽宁朝阳市)。年少即在父管区内为官,历检校仓部郎中,兼总父兵。署行军司马,兼曹州刺史、曹濮徐兖沂海留后,加御史大夫。建中二年(781)三月,父与田悦等据地作乱,八月父死,秘丧,统父众,复为乱。为唐宣武军节度刘洽破于徐州城下,濮阳被围,悔罪,还归浑州(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三年十一月,复与李希烈、朱滔、王武俊、田悦等举兵,自称齐王,置百官。兴元元年(784),附唐,诏加检校工部尚书、平卢军节度、淄青等州观察使。历拜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司空(一作司徒)。贞元(785—805)初,郓州升为大都督府,授长史。年34岁卒于任。

猜你喜欢

  • 平地松林

    辽代地名。属上京道。位于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上游一带(一说位于今内蒙古林西西南、克什克腾旗东南,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河北境内的围场以北一带)。为契丹发源地,“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

  • 榔头

    见“议榔”(614页)。

  • 郎爷

    云南耿马、孟定傣族土司衙门的低级属官。由土司委任其较疏远的内亲外戚担任,授予不同职务,其职权和特权相当于※新爷,但管辖范围与特权均小于新爷。参见“新爷”(2375页)。

  • 图河卫

    见“秃河卫”(1083页)。

  • 比欢

    毛南族民歌的两种形式。一般单独称为“比”或“欢”。因其后分别带有“罗嗨”、“罗喂”的衬词,故统称为“比欢”或“罗嗨罗喂”。“比”可以分为“比条”、“比单”、“比早”和“比三纽”四种,有七言、六言、五言

  •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1914—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1922—1942年在苏联中亚求学和工作,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回国后在伊宁等地做工。1943年12月因宣传革命被捕。

  • 忽本

    见“卒本夫余”(1497页)。

  • 骨咄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 独孤部

    晋代匈奴诸部之一。魏晋时,匈奴已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分解或与他族融合产生众多的部,独孤为其一。晋武帝时,依附拓跋部所建代国。太元元年(376),代国败亡后,在首领※刘库仁率领下归服前秦苻坚。九年,库仁率

  • 郢州

    ①古地名。汉代以后※廪君蛮东移居此。※板楯※槃瓠等蛮僚后裔亦聚居其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置州,治所在夏口城(今湖北武昌)。领15郡、72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鄂州。 ②渤海王国置。为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