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士云

杨士云

1477—1554

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从龙,号弘山,别号九龙真逸。云南大理喜洲人。本姓董,自其父改姓杨。自幼嗜书,力学不断,弘治十四年(1501),中云贵乡试解元。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改任工科给事中,奉诏查盘湖广粮积。寻丁父艰归里,以供养老母为辞,隐不出仕。母殁后,仍闭户读书。嘉靖十六年(1537),举遗逸,被强起,补兵科给事中,后转户科。为官清正廉洁,因不愿俯仰于人,称病不出,辞吏部所荐提学、习业、尚宝卿等职,挂冠隐居故里20年。丽江土官赠以黄金,挥之不受,甘贫自乐。教乡人婚丧礼节,易奢为俭。与同乡学者※李元阳、流寓杨慎过从甚密,研讨经、史、诗、文,互相唱和。老不释卷,号其书屋“乾乾斋”,精研经籍、天文、律吕等。著有《皇极经世》、《黑水集证》、《律吕解》、《咏史》、《郡大记》等,曾与李元阳同修《大理府志》。诗文流传甚广,为多种史志转载,有《杨弘山先生存稿》12卷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郑旻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 包衣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包衣”意为“家内(或府内)的”,“昂邦”又作“按班”或“谙班”,意为“大臣”等。即清代内务府总管大臣。原属三品衙门,其设无定员,概由皇帝特旨简任。乾隆十四年(1749),改定为正二品

  • 安阳

    ?—1383明初云南寻甸军民府土官。彝族。初署理寻甸军民府(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觐,贡良马、虎皮、毡衫等方物,诏赐衣服、锦绮、钞锭,实授寻甸土知府。返家

  • 巴雅斯瑚朗进藏熬茶团

    卫拉特蒙古进藏布施活动。乾隆十二年(1747),准噶尔部长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为替噶尔丹策零超度亡灵,派遣宰桑巴雅斯瑚朗、玛木特偕喇嘛绥绷格隆、鄂木扎特格隆、巴罕绥绷格隆等300人,携骆驼2000余峰,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石狗儿

    即“完颜永蹈”(1151页)。

  • 平中之战

    春秋时白狄鲜虞人与晋国的战争。晋悼公(前573—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进入华北地区,不断遭到晋国的压制和打击。周景王(前544—前520年在位)时,白狄肥、鼓为晋所灭,鲜虞人处于孤立之中。周敬王

  • 蓝氏城

    见“蓝市城”(2316页)。

  • 赵信城

    汉代匈奴城名。位于阗颜山(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附近。赵信原为匈奴小王,降汉,封翕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以前将军随卫青击匈奴,失利,复降匈奴,封为“自次王”,位尊仅次于单于,单

  • 衙内指挥使

    官名。唐置,唐至宋初,藩镇相沿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为节度使府衙内牙将,统最亲近之卫兵,高一级的称衙内都指挥使。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衙至西夏建国前均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