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正严

段正严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六世国王。又名段和誉。白族。大理人。※段正淳子。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父禅位为僧,遂继王位。翌年,改元日新。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大理各方贡金银、罗绮、犀象、珍宝万计,牛马遍点苍山。四年(1110),改元文治。遣相国高泰明率兵镇压滇东37部反抗。政和五年(1115),遣使至宋广南路(治今广州)要求内附,获宋廷许可。六年,封高泰明为平国公。不久,高泰明卒,追封国师,以高泰运为相,主国政。高泰明子高知昌因罪流死,其部属尹、何2人谋复仇,欲趁王入寺进香时行刺,事露,拟赦罪加官,二人不从,愿死,为立义士冢。同年,遣李紫琮、李伯祥为正副使入宋进贡,次年抵宋京师,贡马380匹及麝香、牛黄、细毡、碧玕山等特产,被宋徽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其后又改元永嘉、保天(1129—1136)、广运,与宋朝互市不绝。其间,滇东37部及所属诸部不断起兵反抗高氏和段氏的统治,《南诏野史》谓37部攻入鄯阐(今昆明),杀高泰明子高明清。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老而诸子内争,在内忧外叛的纷乱状况下,禅位为僧,子段正兴继位。在位40年,为大理国统治时间最长者。卒,谥号“宪宗宣仁皇帝”。

猜你喜欢

  • 烛偎水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主隈部、烛隈水部。因居住于烛偎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佛山镇附近的札伊芬河)流域而得名。天辅四年(1120)九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遣宗室子完颜仆忽得、完颜酬斡招降该部。该部首领

  • 元悦

    ?—533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子。史称其“好读佛经,览书史”。景明四年(503),封汝南王。熙平二年(517),为中书监、仪同三司。寻坐杀人罪免官,以王归第。正光元年(520),

  • 宁祺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太平街。亦称和硕乃召,俗称太平召。康熙六十一年(1722),土默特两旗官兵捐资兴建。乾隆元年(1736)规定,土默特旗遣4名喇嘛到多伦诺尔召内念经,如有缺额,由该寺

  • 明代马驿

    明代京外驿站。设于交通线和通衢大道,任务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洪武元年(1368)规定,60里或80里设置一驿,马驿有马、驴不等,冲要之地设马80匹、60匹、30匹,其余设24匹、10匹、5匹。马匹多

  • 稽落山

    汉代匈奴地区地名。即今蒙古国西北部的额布根山。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等与南匈奴联兵大破北匈奴于此,北单于遁走。

  • 哲理也台

    元书法家,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入中原后,寓居吴中。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进士,善书法。

  • 见“叟”(1703页)。

  • 图尔炳阿

    ?—1765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初授吏部笔贴式,迁郎中。乾隆三年(1738),授陕西甘肃道,累迁云南布政使。十二年(1747),擢巡抚。十五年(1750),永嘉知县杨茂亏银米,其令后任弥补

  • 阿哲

    见“阿哲濮”(1215页)。

  • 雅胜

    珞巴族※巴达姆等部落未婚女青少年集体住宿的四方房屋。设在村寨中央,内有火塘,由一有经验的姑娘负责管理事务。夜间,年老妇女常在此向女青少年讲述神话、历史传说、故事,教授歌舞,传授农业、纺织等生产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