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汪直

汪直

?—1483

明宪宗朝太监。广西桂平县人。瑶族。成化初年(1465),两广总督韩雍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时被虏,因年幼。送至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迁御马监太监。为人狡黠,善奉迎,深得宪宗青睐,被密派伺察宫内丑闻。十三年(1477),奉宪宗令置西厂特务组织,升提督官校刺事。以锦衣百户韦瑛等人为心腹,结党营私,屡兴大狱,肆意迫害朝臣,公卿皆畏之。后因兵部尚书项忠、大学士商辂等人上疏,罢西厂,复归御马太监。未几,复开西厂,重新得势,权焰益炽,令东厂官校诬告项忠,罢之为民。十五年(1479)秋,奉命至辽东等地巡边,所到之处,百官因畏其势,竞相厚赂奉迎,敢怒不敢言。十七年(1481),西部蒙古亦思马因犯宣府,受帝命与平胡将军王越往御,退敌后,镇守大同。因给事御史一再奏其苛扰,大同巡抚部郭镗劾其与总兵许宁不和,十九年(1483),宪宗恐误边事,废西厂,被调南京任御马监,后贬为奉御,不久病逝。

猜你喜欢

  • 史继先墓志

    全名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唐徐浩撰文并行书,建中元年(780)八月撰成。墓志已佚,唯宋人赵明诚《金石录》尚存引数句。史继先系唐朝将领,突厥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开元四年(716)投唐,授左金吾大将

  • 恨基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恨”意为“树草”、“庄稼”,“基”意为“砍伐”、“收割”。专指服农业开耕、收割的人役。由男女各投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收割季节需向主人赠送

  • 贞祐宝券

    金代钞币名。金末,连年对蒙古用兵,经常加印钞币,以解决财政困难。贞祐三年(1215),以原发行的“贞祐交钞”贬值过甚,每贯仅值一钱,遂改行“贞祐宝券”。并禁止行用铜钱。“宝券”行用不及1年,又因贬值太

  • 拉卜楞

    见“夏河”(1848页)。

  • 缸瓦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松州西南(今内蒙古赤峰西南缸瓦窑村),建在半支箭河北岸台地上。曾发现“官”与“新官”字款和窑具,知为官窑。是目前发现契丹地区最大的一处窑址。占地约1平方里,遗存堆积厚达

  • 都支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

  • 苦峪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唐为瓜州晋昌县治所。相传薛仁贵兵败受困此城,士兵以锁阳充饥,后围解,故又名锁阳城。唐开元(713—741)年间,吐蕃陷瓜州,毁渠道及瓜州城,瓜州刺史张守珪重新修复。明宣德

  • 讨粮

    亦称要粮。解放前云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的一种原始互助习俗。缺粮者携带一只小鸡或一小捆烟叶、一点酒等小礼物到有粮食的亲友家去,就可取回粮食,日后不需偿还。如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只要有人来讨粮,即使自己

  • 粘杆处

    即尚虞备用处。清代随侍皇帝优游、渔猎的组织。顺治(1644—1661)始设。置总统大臣掌其事,于宗室王公、蒙古王公或额驸、八旗满洲或蒙古大臣内委任,无定员。该处所用上三旗侍卫,即以隶之,不再受侍卫处管

  • 札萨克陀音

    见“色棱哈坦巴图尔” (8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