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州藏文僧尼录残卷

沙州藏文僧尼录残卷

吐蕃古藏文文献。是一份关于沙州僧尼名单的目录。见于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此僧尼录记载沙州曷骨部、丝棉部的比丘尼(俗称尼姑)人名。从文件内容看,所记比丘尼均为汉人,既记载比丘尼出家前的俗名,亦记载了其出家后的僧名。其中多数是平民,也有的原是奴婢身份。如比丘尼朗秋,原是沙州丝棉部裴氏海柳;比丘尼泰真系沙州曷骨部梁氏秀秀;比丘尼桐秋,系沙州戈氏棠棠,原是戈氏吉灵之奴婢。此残卷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献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占领区沙州的宗教、比丘尼之来源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博索府

    见“婆娑府路”(2128页)。

  • 阿答赤

    蒙古国及元朝将领。又译阿塔赤。阿速氏。万户昂和思之子。太宗十年(1238),蒙古西征军至其地,随父归降,统阿速军千人从征。师还,任蒙哥宿卫。宪宗八年(1258),随汗征蜀,战剑门、钓鱼山,皆有功。中统

  • 丙寅

    蒙文学会创办的刊物。蒙文名《乌兰·巴日斯》。192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组织文化团体“蒙文学会”,并创办刊物。为继承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取成吉思汗于“丙寅”年(1206)即蒙古国大汗位

  • 达克苏特亦

    旧时赫哲族萨满的一种。赫哲语音译,即从事送魂的萨满。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死后,百日或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要举行※撂档子仪式,由其跳神将死者“灵魂”送至阴间。据传其来源是:开

  • 项烈

    见“萧斡”(1991页)。

  • 唐代吐蕃社会中奴隶阶级的一个阶层。公元654年,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松召集诸部首领集会,议定划分吐蕃社会阶级及等级。其中有武士阶层“桂”及“庸”。“庸”又称“庸之人部”,简称“庸部”,该部所属奴隶阶级中

  • 阙利啜碑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

  • 乘驿条例

    元代制定的关于驰驿及给马标准的条例。至元八年(1271),兵部重新颁行。条例规定,各路官员若奉特旨或省部明文以急务乘驿者,依旧制。三品以上官员给马5匹,四品、五品官员4匹,六品、七品官员3匹,八品以下

  • 陈六

    见“萧孝穆”(1994页)“耶律庶成”(1320页)。

  • 南蛮志

    见“蛮书”(2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