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东南路

河东南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天会六年(1128),析宋河东路为南北二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临汾(今山西临汾市)。辖2府:平阳、河中;节镇州3:绛、潞、怀;防御州1:孟;刺史州6:隰、吉、解、泽、辽、沁。各府州共领县68、镇29、关6。全路共有785948户。金末废。

猜你喜欢

  • 摩些蛮

    明清时古族名。今纳西族。为汉晋时“摩沙夷”,唐宋时“磨些蛮”、“么些蛮”,元时“末些蛮”的同音异译。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5丽江府:“境内摩些蛮独多”;宝山州:“摩些蛮,死者无棺椁”。清道光《大姚县志

  • 夷离毕院

    见“夷离毕”(760页)。

  • 锻奴

    柔然贵族对突厥之贬称。突厥未兴时,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之阳,“臣于茹茹(即柔然)……为茹茹铁工”(《周书·突厥传》),服役于柔然,故被所轻。至阿史那土门,突厥初兴,求婚于柔然,其可汗阿那瓌斥土门:“尔

  • 安乐州

    州名。故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王诺曷钵率部自凉州徙于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因邻吐蕃受逼迫及地狭,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置州以居之,以诺曷钵为刺史,取“欲其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附牧额鲁特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济尔玛台河、鄂尔浑河。东至奎索接土谢图汗旗界,西至察汗山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界,南至噶尔噶图,北至鄂尔浑河接额鲁特前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本准噶尔后裔,初依噶尔丹,

  • 包尔汉

    1894—1989中国当代社会活动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新疆阿克苏人。维吾尔族。出生于俄国,1912年回到祖国。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自学突厥学。1933年赴苏联。后回

  • 安滩

    见“俺答汗”(1884页)。

  • 阿吾勒

    哈萨克等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又译为阿乌尔、阿吾尔。指若干牧户组成的游牧群,后引申为“村庄”。既是氏族部落最基层组织,又是生产单位。与蒙古、柯尔克孜等族阿寅勒相似。一般由七八户至十几户牧民组成。解

  • 吹忠

    藏语“chos skyung”的音译,意为“降神人”、“护法”;清译“吹忠”或意译“神汉”。旧时藏族对专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旧时西藏地方大至活佛转世、确认、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

  • 布土

    参见“土僚”(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