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西土千总

河西土千总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代为四川建昌河西宣慰司。清初,安泰宁、安承引、安吉茂祖孙三代相继为宣慰使。安吉茂投诚后,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仍颁给河西宣慰司印信、号纸。五十七年(1718),安吉茂病殁无子,妻岭氏抚己兄岭安泰(越嶲暖带密土千户)之子,更名安祥茂袭职。雍正六年(1728),在清军压力下改土归流,将河西宣慰司印信、号纸呈交。总督、提督等文武大员奏准,赏给安氏河西土千总头衔,准世袭。复无嗣。安祥茂之弟安瑞茂替袭。嘉庆(1796—1820)时,子安正隆袭职。住牧西昌安宁河西鹿角屯。所辖土千户、土百户、土目有:罗木、芍果、咱堡、沙沟、沈扎、老虎列别、硕郭、顾车、腊马。居民1503户。每年认纳荞杂粮94石5斗5升,赴建昌镇标右营上纳,兑支兵饷。

猜你喜欢

  • 白龙堆

    西域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作龙堆。即今新疆罗布泊东北白龙堆。为东北走向的长条高地,蜿蜒如龙,其上布满灰白色碱块,如龙鳞,故名。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艰险路段。

  • 蒲陶

    即葡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西域。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始移栽于中国内地。

  • 保安三庄

    地名。保安族聚居地。原指今青海同仁地区的保安、下庄、尕撒尔之地。清咸丰(1851—1861)年间,因受当地部分土司、头人的欺压,及农田水利灌溉等问题引起纠纷,发生大规模的民族械斗而东迁,徙居今甘肃大河

  • 顿珠多吉

    ?—1909清末西藏贵族。藏族。十三世达赖喇嘛之兄。光绪十四年(1888),封公爵,赏宝石顶戴和孔雀花翎。二十九年(1903),与乃穷护法神组织官员会议,唆使官员抨击噶伦,迫噶伦辞职、噶厦解散。次年,

  • 察哈尔萨雅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查喀尔萨雅克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同年,部落首领图里柯依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北图舒克塔什卡伦外,与※萨雅克部相邻。主要从事畜

  • 郑珊

    1811—1897清代书画家。字雪湖、号野桥。安徽怀宁人。回族。幼家贫,仅就学私塾一年。年青时从事商贩,闲暇自学诗、画,积久有成。多画山水,亦写花卉,笔法苍厚、善用积墨,颇得名家龚贤遗风。晚年,名重江

  • 仁果

    相传为西汉时白子国国王。后人亦称之为张仁果。白族先民。白崖国(在今云南弥渡县红崖)※蒙苴颂后裔。传说约于公元前2世纪,为众所推,在白崖建白子国。明代白族文史学家李元阳纂《云南通志·白国始末》云: “汉

  • 夏不鲁罕丁

    1228—1370元代伊斯兰教经师。本名不鲁罕丁。查者例绵(今伊朗卡泽伦城)人。大商人。元皇庆年间(1312—1313),随贡使来泉州,住排铺衔,修回回教(即伊斯兰教),受邀主持清净礼拜寺,任“摄思廉

  • 可敦城

    回鹘汗国时兴建,以居唐公主、回鹘汗国可敦(突厥语,意为“皇后”),故名。在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布尔根省哈达桑东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为镇州治所及西北路招讨司驻地,置建安军以镇遏北方诸部。辽保大

  • 土默特官学

    清代呼和浩特最早的官立教育机构。雍正元年(1723),经土默特部首领、归化城都统丹津与尚书通智联名奏准与文庙同时设立于呼和浩特旧城南门外。附属于文庙,在庙之西南侧建有房舍。设蒙古、满洲教习,学生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