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乐寺

独乐寺

俗称大佛寺。契丹时期重建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天津蓟县城西西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时期无考,建筑学专家梁思成以为“至迟亦在唐初。”(《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现存主要建筑山门与观音阁为辽圣宗统和二年(984)所建。山门高10米,面阔16.63米,为单檐庑殿式。因台基低,斗拱大,出檐深远,脊端鸱尾形制遒劲,给人以庄严稳固之感。两侧为高4.5米的护承力士塑像。过山门则是主体建筑观音阁,高22.5米,面阔20.23米。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座;实为三层,中间有一结构暗层。斗拱复杂,有24种式样。外檐柱头出四跳,显示出建筑物的挺拨高昂;内伸至三架梁下,用杠杆原理减轻檐头承重,反映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梁氏称:“实为研究我国建筑演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建阁以来,历经20余次地震,《宋史·五行志》:“嘉祐二年(1057),雄州北界幽州大地震,大坏城廓。”《元史·五行志》:“至正十六年(1356)春,蓟州地震,凡十日,领四县亦如之。”《蓟州志》:康熙十八年(1886),平谷、三河一带发生八级地震,县城内“官廨民舍无一存,阁独不圯。”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蓟县,城内白塔震裂,水塔倾倒,此阁安然无恙。足见其结构稳定与牢固。阁内立有一高16米的观音菩萨塑像,直通三层,为我国现存最大古泥塑之一。因其头上尚有10个小头像,故称十一面观音。两侧胁侍菩萨等姿态优美,亲切感人,为典型契丹时代塑像。

猜你喜欢

  • 祝能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祝能野乌裕实克等赴宋朝谢祭奠并进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回纥外九部

    参见“九姓回纥”(36页)。

  • 新民府

    地区名。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北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治所即今辽宁省新民县。辖境东界奉天府,西接广宁县,南临奉天府辽中县,北连辽源州。禹贡为青州之域。虞舜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辽河以东地区。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鲁哈河源。东至哈勒占,西至达斡得额沁乌苏,南至哈坦乌苏,北至布尔噶苏台鄂博尔商达。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年(1711)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第四子车凌巴勒后裔以札萨克

  • 冉瞻

    ?—328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又名石瞻,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本姓冉,名良,年12,为后赵石勒军所获,被石虎收为养子,遂改姓石。以骁猛著称,历封左积射将军、西华侯。晋太宁二年(324

  • 华丹智华

    1766—184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八任堪布。藏族。出生于下佐格地方。从阿高日超巴剃度出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嘉木样授沙弥戒。25岁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五部大经,获多然巴学位。任土观呼毕

  • 万俟受洛干

    即“万俟洛”(104页)。

  • 英吉沙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新城”之意。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兵。三十一年(1766),改设领队大臣,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九年(1883)

  • 白苏伐勃駃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武德(618—627)初即位,遣使赴唐朝贡,不久卒,子白苏发叠继位。

  • 支里

    见“纳若”(1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