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罕

王罕

?—1203

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又译王汗、汪罕、翁汗。名脱里,又作脱斡邻勒。忽儿札胡思杯禄汗子。幼年曾先后被蔑儿乞人、塔塔儿人掠去为奴。素与弟(一作叔)台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睦,分地而治。父卒,嗣为部长。忌杀二弟,为叔古儿罕所逐,得蒙古部也速该助,复位。建庭于土兀剌河(今土拉河)流域。曾助也速该子铁木真(成吉思汗)战胜蔑儿乞部。宋庆元二年(1196),联合铁木真,配合金丞相完颜襄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受金封为王,故称王罕。旋为其弟额儿客合剌所逐,逃西辽、畏兀儿、西夏,后获铁木真援,收复部众,复振。四年(一说五年)击败蔑儿乞部。次年,与铁木真袭击乃蛮部,临阵,擅撤兵,遭乃蛮追袭,兵败,得铁木真“四杰”援助,转危为安。六年,双方联兵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大败泰赤乌部,继破哈答斤、散只兀等10余部于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嘉泰元年(1201),败古儿汗札木合所统诸部军于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二年,于阔亦田(约今哈拉哈河上源)击败乃蛮部杯禄汗及蔑儿乞部脱脱、斡亦剌部忽都合别乞等进攻。忌铁木真势强,拒绝联姻,关系破裂。三年,谋借伪许婚约之机杀害铁木真,事泄,进兵,于合兰真沙陀(约今乌珠穆沁旗北境)败铁木真,旋遭袭击,逃乃蛮界,被戍将所杀,部众并入蒙古。

猜你喜欢

  • 张凤藻

    清代书画家。字镜芝。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县诸生。约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人。工诗、书、画,时有“郑虔三绝之目”。尤善篆、隶,见重于学使、书法家何绍基。著有《金石府韵府》行世。

  • 方块壮字

    壮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壮语称之为sawndip,意思是“不成熟的文字”。其结构大致有下列数种:1,象形字——例如用一个像反写的拉丁字母h的图形象征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来表示“拐杖”的意思,念dwn

  • 高州

    渤海王国置。为鄚颉府所辖2州之一(《辽史·地理志》作颉州,疑误)。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在黑龙江省宾县。辽灭渤海后改名遂州。

  • 色兰费耶

    见“赛来费耶”(2469页)。

  • 耶律觌烈

    880—935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兀里珍,又作污里轸。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夷离堇※耶律偶思子。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时,以兄曷鲁统率侍卫亲军故,入侍帷幄,不时参与政事。神册三年(91

  • 义渠戎

    古族名。戎人之一支。《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风俗通义》:“义渠,狄国”;也有称其为白狄种者;一说为羌种。《竹书纪年》:“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春秋时居住于今山西、陕西交界汉西河郡

  • 甲渠侯官衙遗址

    汉代内蒙古官衙遗址。俗称破城子。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纳林、伊肯两河间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长官甲渠侯的官衙。遗址大部为砂砾掩没。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双重塞墙遗迹。1

  • 手挖地

    我国西南山区许多少数民族广泛保留的一种耕地类型。由于居于山区,陡坡超过30度以上的山地就很难使用牛犁,只能用小铁锄挖种,故称。这种耕地因坡度大,土肥易于流失,产量不高,种一二年即行丢荒。

  • 彭师裕

    五代时溪州土官。溪州(治今湖南永顺东南)刺史※彭士愁长子。原任溪州副使及三亭县令。周世宗显德三年(956),袭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为湖广西部势力最强者。

  • 田地公

    高昌麹氏王朝(499—640)官职名。位在王、令尹之下。由王子充任。高昌国“大事决之于王,小事则世子(令尹)及二公(田地公与交河公)随状断决。”(《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著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