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青宁地区第一次羌民大起义

甘青宁地区第一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遣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征西域。羌人惧运屯不还,行至酒泉叛散。汉出兵截击,或覆其庐落。于是湟中勒姐、当煎等羌起兵反抗,陇西塞外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与钟羌攻陇西,阻塞陇道。起义者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盾,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次年,滇零在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县西南)自称天子,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种羌,东攻赵、魏,南入益州,进入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合称。相当今陕西关中地区)。汉朝先后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骑都尉任仁将兵数万镇压,均遭失败,不得不徙金城郡治于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安定郡于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地郡于池阳(今陕西泾阳西),上郡徙衙(今陕西白水北)。百姓恋土,不愿离乡,官军刈其禾稼,烧屋室,破积聚,使流离分散、死亡,丧失大半。六年(112),滇零死,子零昌立。元初元年(114)起,汉朝又加强对起义军的镇压,派骑都尉马贤、屯骑校尉班雄、行征西将军司马钧等将兵镇压。三年(116)汉度辽将军邓遵率匈奴南单于兵数万,从北侧进攻零昌于灵州。任尚从南线攻丁奚城。四年秋,任尚收买效功羌人号封刺杀零昌,起义由将领狼莫继续领导抗击官军。五年(118),邓遵收买上郡全无种羌雕何刺杀狼莫,起义失败。汉朝亦受到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征廓尔喀纪功碑

    碑铭。乾隆五十八年(1793)内阁侍读学士、军机处行走杨揆撰文,大将军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等立碑。原存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主要记述廓尔喀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侵犯藏界,五十七年(1792)令福康安

  • 异域琐谈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人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七等奉恩镇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镇国公爵。自此时起至十二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镇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固山贝子依例降袭镇国公者,皆入

  • 君子堂日询手镜

    书名。广西横州志书。一卷。明王济(字汝舟,号白铁道人,今浙江吴兴人)撰。正德十六年(1521),济任横州州判,在官250日,以母忧告老还乡,后作是书,以代口舌,故名。成书于嘉靖元年(1522)秋。内容

  • 曲惹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之内,历属阿里地区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为西藏边境重要谿卡。1665年由五世达赖喇嘛颁发并在1737年由七世达赖重新换发的封地文书规定,其地为扎锡岗举巴扎仓所辖之谿卡

  • 永忠

    清宗室。字良辅,又字癯仙。满族。爱新觉罗氏。多罗贝勒弘明之子。袭辅国将军。著有《延芬室集》。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之风。不履仕途,酷爱书籍,遇奇书异籍,必购之而归,虽典衣绝食不顾。

  • 五指山

    山名。又名黎母山。在今海南省琼中县境,因山有五峰如指,故名。主峰高1879米,“其高际天”,“云雾凝蔽”,为该省第一高峰。群山中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丘陵和河谷盆地,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历史上就是黎族的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 邛笼

    羌语“俄鲁”的音译,意为“碉楼”。羌族传统民居。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当时分布于川西北的冉��夷,“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今四川羌族和阿

  • 卡登卡拉

    僜语音译,意为“世代居住于此地的主人”。※僜人先民之一。自称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最早的居民,故称。后与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北部)迁来的一支古老居民相融合,发展成为僜人达让支系。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