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番兵

番兵

藏军俗称。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辖藏族土兵。初按种“马岗地”(意为军差地)派兵,兵民不分。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仿八旗军制建常备军。额定3000名,分驻前、后藏各1000,江孜、定日各500,由达赖喇嘛发执照,免其家乌拉差役,革退,执照缴回。原设代本5名,前后藏各驻2人,1名驻定日,后增1名,驻江孜,各管兵500,督率教演。前藏归游击,后藏及江孜、定日归都司统辖、训练。大小番目分级逐层管束番兵。凡番兵造册二份,分存驻藏大臣衙门和噶厦公所。每人每年军饷为表稞2石5斗,有调遣、征兵,每日由商上各给糌粑1斤,江孜、定日设汛,分别由守备、把总、外委各1名带兵数十名驻扎。驻藏大臣巡查时,校阅优劣,分别赏罚,番兵由察木多、拉里、后藏抽拨。凡挑取兵丁,皆令薙发,鸟枪兵穿红褐背心,弓箭兵穿白褐背心,刀矛兵穿红边白褐背心,前后各书番字。道光二十七年(1847),存鸟枪、刀矛兵,余裁撤。所需器械由抄没沙玛尔巴产内及前后藏大小寺院内收存之器支给。按期操演,凡技艺出众者,可拨补定本官员,乃至按次升至代本,帝国主义侵害西藏后,番兵被亲英势力者所控制,逐渐扩充逾制。

猜你喜欢

  • 青山

    山名。位于今辽宁义县东北。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鲜卑慕容氏首领慕容廆以辽东僻远,徙居徒河之青山。惠帝元康四年(294),始移于棘城(今义县西北)。

  • 撒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三年(1405)二月设置之撒力卫,分别作萨里河卫、萨里卫。

  • 安西州学

    清代甘肃官学名。校址在州所在地(今甘肃安西县)。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府学改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6名,武童6名。设学正1员。

  • 赤松德赞

    ?—797吐蕃赞普。汉籍作娑悉笼腊赞。※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之子,生于桑耶查玛。唐天宝十四年(755)嗣位。先后以拔寨囊、桂赤桑雅拉、綝杰斯路丁(达扎路恭)及綝屯热贝琼等为大相。乘中原安禄山之乱,屡犯

  • 郊彘

    见“忧位居”(1118页)。

  • 达尔布

    ?—约1772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八年(1669)进士。累官至山西巡抚。始至任,整顿秩序,民赖以安。重视人才,振兴学校。立身公正,革除火耗及一切额外私税。严于持法,缓于征求,廉洁奉公,使属吏不

  • 郭隆真

    1894—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女,原名郭淑善,后化名嵌浚、林一等。直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回族。1913年由元城高小被选送到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与马骏、刘清

  • 马晓岑

    1894—1977近代画家。安徽省安庆人。回族。清代末年著名画家郑琳的孙女婿。年青时,即着意临摹院北画派“二郑”(郑栅、郑琳)之笔法,数年尽得其妙,与郑门弟子余沐湘并誉为“郑氏真传”。1937年举家徙

  • 中俄伊犁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利洼府条约》。1871年(清同治十年)六、七月间,俄国乘阿古柏之乱,出兵强占伊犁。1877年(光绪三年),阿古柏之乱平。次年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

  • 韩大用

    ?—1738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至二年(1723—1724),从征阿尔加囊、卓子山有功。七年(1729),授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