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纳查

白纳查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山神爷”。亦译作“白那恰”。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族地区。旧时,诸民族的猎民和放木排者均信仰和祭祀。认为,山中的一切野兽由它管理或是它豢养的家畜,崇敬和不冒犯它,会保佑平安,多捕野兽。其偶像,一般是找一棵山中高大老树,削去一块树皮,画个老人脸像,用红布遮盖;也有在一块白布上画一只老虎,一个山神爷,两侧站着两个小鬼,供在山岭木制小庙里。都相信,高山、深沟、怪石和怪树是其居住的地方。猎人狩猎经过山神爷像处都要跪拜,祈求保佑,多打野兽。赫哲族猎人每到一新猎场,领头人堆起未燃尽的木棒,率领众猎手跪拜,请求不要怪罪青年人说“怪话”,保佑多得猎物。一般在喝酒吃饭时,先向火中扔洒点饭酒,或先将饭碗、酒杯在空中绕两圈后再扔洒,表示敬其先享用。过去猎人都这样做,解放后仅限于老年猎人。鄂伦春人中还流行,游猎中打到第一只鹿,或犴、野猪等大野兽,要先敬当地的山神。据说它怕火星,故各族狩猎中皆禁忌烧崩火星的柴。鄂温克族中有关于其来源的传说,鄂伦春人中亦有它帮助小孩多捕野兽及不听话的猎手打不到野兽的动听故事。达斡尔人认为其是善神,常习称善良的人为“白纳查”。

猜你喜欢

  • 广惠司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 倮黑

    清代史籍对拉祜族的称谓。雍正(1723—1735)、嘉庆(1796—1820)两朝,由于流官及土司的苛派勒索,被称为倮黑的广大群众曾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反封建起义。

  • 叶谛弥实

    见“也的迷失”(142页)。

  • 明阿图

    ?—1651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顺治元年(1644),管牛录事,署梅勒章京。随军入关,多建奇绩。二年,授牛录章京世职,任都察院参政。六年(1649),升蒙古旗梅勒章京。七年,加世职至三等阿

  • 阿鲁帖木儿

    ?—1393北元大臣。蒙古族。累官知枢密院事。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在迤都(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中蒙交界处)与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住等同被朱棣收降,被明太祖封为燕山中护卫指

  • 弗秃都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六年(1408)二月设置之弗朵秃河卫和正统后所设弗朵脱河卫均作费克图河卫。

  • 安轮大舟

    契丹人使用的一种水陆两用交通工具。据宋人方勺《泊宅编》记:契丹“与中原为敌国。兵马略集,便有百万,多作大舟,安四轮陆行,以载辎重,遇塘水、黄河,则脱轮以度人马。”(卷10),不仅作战,亦日常用。出使契

  • 梁平老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氐人。史称其才识明达,令行禁止。苻生(355—357年在位)时任特进、领御史中丞。寿光三年(357)六月,参与※“云龙门之变”,与苻法等率数百壮士潜入京师

  • 畎戎

    见“绲戎”(2143页)。

  • 正户

    辽、金户类名。①辽宫户中的一种,为契丹固有的人户。辽代诸宫卫共有正户8万。 ②金代猛安谋克之奴婢释免为良后,止隶本部者称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