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勒

石勒

274—333

十六国时期后赵创建者。319—333年在位。字世龙,初名㔨,小字匐勒。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祖耶奕于,父周曷朱,皆为部落小帅。雄武善骑射,自幼常代父执掌部务,为众所服。晋惠帝太安(302—304)中,年20余,被晋军掠卖山东为奴,备受殴辱。与汲桑聚集王阳等18人起兵反晋,署为扫虏将军、忠明亭侯,一度攻取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后兵败,投汉王刘渊,拜辅汉将军、平晋王。兼并乌桓张伏利度之众两千,加封督山东征讨诸军事。领兵取壶关及魏郡、冀州诸堡,众至10余万,诸胡多归之。历授平东、安东、镇东大将军,加封汲郡公。汉河瑞二年(310)刘聪即位后,受命攻晋,连取襄阳、江夏、上党、广平、许昌,灭东海王司马越20余万众。纳张宾谏,进据襄国,取冀州郡县,以图大业。受聪封为都督冀、幽、并、营四州杂夷,征讨诸军事、冀州牧、上党郡公。袭幽州,擒杀王浚;败刘琨军,加封陕东伯。光初元年(318)刘曜即位后,封大司马、大将军,进爵赵公。攻平阳,破靳明军,封太宰、进爵赵王。次年,以刘曜杀其使,追停太宰、赵王策命,怀怨。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赵王,建政权,史称后赵。统有24郡,加张宾大执法,总朝政;以从子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屡败晋军及周邻诸部,据有冀、并、幽州及辽西一带。太和元年十二月(329年初),败前赵主刘曜于洛阳,执杀之。次年九月,破上邽,擒曜太子刘熙,灭前赵。三年,自称赵天王,行皇帝事,旋称帝,改元建平,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定洛阳为南都。在位期间,删减律令择重要条款,造《辛亥制度》5千字;立朝仪,备礼乐,定品秩;定租赋,均百姓田租之半;设劝农大夫、典农使者等,巡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重儒兴学,立诸学祭酒,设大小学考诸生经义,诸郡置学官。卒,谥明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乌巴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四子。初被拜巴噶斯育为子,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一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康熙十六年(1677),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后,徙

  • 土观呼图克图三世

    见“土观·罗桑却吉尼玛”(74页)。

  • 俟吕

    见“俟吕邻部”(1690页)。

  • 天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年号。1042—?年。

  • 伊桑阿

    1638—170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先世居瓦尔喀。顺治进士。自康熙七年(1668)起,历任刑部郎中、内阁学士和礼部、户部右侍郎。十六年(1677),擢工部尚书,旋调吏部。时“三藩”

  • 青衮咱卜

    ?—1757清代喀尔喀蒙古和讬辉特部(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下属部)贵族首领。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班弟子。乾隆二年(1737),袭札萨克多罗贝勒,授所部副将军。八年(1743),以怠职不赴

  • 秃秃哈

    ①见“土土哈” (64页)。 ②见“脱脱哈”(2081页)。

  • 奉天通志

    书名。翟文选、臧式毅修,王树楠、金毓黻等纂。260卷。1927年始纂,1937年奉天省公署刊行。卷1至50为大事志,卷51至58沿革志(附表),卷59至66疆域志(附图),卷67至86山川志,卷87至

  • 明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清明史馆纂修,题张廷玉(1672—1755)撰。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2卷。是书凡四修,初修于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时。康熙十八年(1679),

  • 拉堆洛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洛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及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