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米古巴

米古巴

珞巴族部落名。意为“下面的珞巴”。门巴人称之为“珞纳”,意为“黑珞巴”,藏族称其为“卡珞”。主要分波觉、嘎窝、雅西3个支系。波觉和嘎窝的祖先为两兄弟,来自波密。雅西支系的祖先原住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江波,因到嘎窝支系的住地进行交换,留而未去,并相互通婚。有自己的语言,信万物有灵,同时接受喇嘛教的某些影响。长期以来向波密的藏族领主支差交税。今分布在墨脱达木和卡布一带。

猜你喜欢

  • 通海都督府

    唐代南诏政区名。为南诏二都督府之一,系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领有通海城以南至贾涌步及步头地区,约当于今玉溪地区东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

  • 得里

    契丹语称谓。为对一种地方机构的称呼。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是为宫卫下辖的一级组织。然仅辽太祖※弘义宫下有2:述垒北和述垒南,其它宫府不置。又,此语词还作一具体单位

  • 晏平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太宗武帝李雄年号。自公元306—310年,凡5年。

  • 伊盟报

    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机关报。1944年冬在定边创刊。为不定期刊物。初名《蒙古报》,后改此名。油印,4开,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行。专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1948年曾停刊,1949年夏复刊。

  • 钦廉上思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壮族地区武装起义。亦称“戊申马笃山之役”。光绪三十四年(1908,岁次戊申),夏历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派黄兴率领壮、汉等族武装志士200余人攻占钦州(今广西钦州),二十七、二十八日,在小峰

  • 赛骆驼

    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一带。河西地区自古以盛产骆驼著称,成吉思汗征服该地时就曾获得大批骆驼。骆驼是牧民乘骑和驮运的必备工具,后逐渐发展为该地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通常在每

  • 大拂涅

    见“拂涅部”(1375页)。

  • 五条河

    元代地名。岭北地区重要屯田基地之一,与称海齐名。位于岭北行省西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一作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军千人入五条河。成宗大德三年(1299)并于称海。仁宗延祐三年(1316),罢称

  • 土都指挥使

    官名。明代于各省设都指挥使,为一省最高武官,上隶五军都督府,听调于兵部,下辖卫所。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羁縻卫,亦以此名义封授当地大豪酋,颁赐印信、诰命、冠带,秩正二品,准世袭。命其守土安民,惩伐抢掠反叛,

  • 积石山

    ①山名。其名始于春秋。唐时有大积石山与小积石山之分。大积石山,《唐书》称紫山,又称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阿尼”,安多藏语音译,意为“先祖老翁”;“玛卿”,古代藏族部落姓氏,意为“美好幸福”、“雄伟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