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木札勒

纳木札勒

①(?—1710)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自号额尔德尼。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墨尔根台吉长子。青海和硕特八台吉之一,隶青海左翼。驻牧永安卫之西,大通河北边。康熙三十五年(1696)承父爵,仍袭七谢图岱青号。次年,随叔祖达什巴图尔进京朝觐。康熙三十七年(1698),敕封为多罗贝勒。 ②(?—1721)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贵族。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额尔德尼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喀尔喀,携年幼的乌默客归清,授济农。次年,授札萨克,统辖归降之众。二十九年,选兵随清尚书阿喇尼侦御噶尔丹,次年,于多伦诺尔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三十四年(1695),因噶尔丹掠巴颜乌兰,遣子旺扎勒随郎中音扎纳赴喀喇呼济尔传谕内徙;从镇国公罕笃叛清,派兵追降其众。三十五年春,扈驾征噶尔丹,选部校库济根等7人为响导,与兄朋素克等各引10余骑赴巴尔岱哈山麓侦噶尔丹军踪迹,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由拖诺山追剿,获胜而归。三十八年(1699)、四十八年(1709),先后向清朝贡献。③(?—1785)清朝大臣。姓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侍卫内大臣拉锡子。初由闲散授蓝翎侍卫。乾隆十年(1745),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十三年(1748),署总管内务府大臣。十五年(1750),调工部侍郎,以西藏郡王珠尔穆特纳木札勒谋叛,受命同内大臣在准噶尔通藏隘口之阿里克、那克桑、腾格里淖尔、阿哈雅克四路设卡伦,以备御准部。十九年(1754),赴北路军营,管理新降杜尔伯特、辉特、和硕特等游牧。二十年以阿睦尔撒纳谋据准噶尔,受命同参赞大臣阿兰泰等驻防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二十一年,授参赞大臣,同将军成衮札布领索伦兵追剿并擒获和托辉特郡王青衮咱卜,封一等伯。二十二年,授工部尚书兼正红旗满洲都统。署定边左副将军。二十三年(1758),授靖逆将军,征新疆小和卓木霍集占。与三泰、奎玛岱率骑兵200余人夜进,遇敌300,被围,力战矢尽,阵亡。赠三等义烈公,谥武。 ④(?—1788)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札萨克固山贝子※朋素克长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扈跸木兰行围,授二等侍卫。翌年,随舒赫德等前往山东镇压白莲教王伦等起义,受嘉奖。四十三年(1778),因父获罪,受命袭爵。卒,子车凌多尔济袭。

猜你喜欢

  • 和其奴

    ?—469北魏大臣。先世为素和氏,后改今姓。少有操行,善射御。初为三郎,转羽林中郎。向以恭勤著称。赐爵东阳子。封奋武将军。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初年,迁尚书,加散骑常侍,晋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

  • 凯音布

    ?—183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七年(1812),官吏部左侍郎。十八年,因承修泰陵宝城膨裂多处获罪,发盛京充当披甲。二十三年(1818),释回

  • 萧裕

    ?—1154金大臣。本名遥折。奚族。初以猛安(千夫长)居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与中京留守完颜亮相结,探知亮有异志,表示“竭力以从”,与之谋议。后被亮举荐为兵部侍郎,迁同知南京留守事,改同知中

  • 仲父族帐常衮司

    见“仲父房”(799页)。

  • 班禅八世

    见“丹白旺秋”(378页)。

  • 昆冈

    ?—1907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载,体仁阁、东阁、文渊阁大学士。光绪十六年(1890)德宗谒东陵,受命留京办事。十七年,查办河

  • 扎底

    拉祜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祖先。传说远古时代,地上无人,后来从葫芦中出来一男一女。男名扎底,女名娜底,二人周游各地,不见一人,回禀仙人,仙人命其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代。娜底孕后,在南亚河边生一小孩,被河水

  • 阿济格尼堪

    ?—1649清初将领。亦作阿积格尼堪。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三等总兵官达音布之子。早历行阵有功袭父职。天聪八年(1634),随军征察哈尔部。崇德元年(1636),从征朝鲜,二年,从岳讬征明。七年,围

  • 嘉宁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宥州嘉宁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红柳河西岸)。备宋鄜、延2州。

  • 密责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为鲜卑大人。与裕苟、提伦各领一部,同居于六泉(位于高平川,即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归降,封建义将军、六泉侯,裕苟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