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刍河
见“妫水”(1261页)。
见“妫水”(1261页)。
即“吉里迷”(681页)。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德弥实编撰。乃作者考订各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加以分门别类,于泰定三年(1326)修成并刊行。为元代著名医方类书。凡15卷,分24门。原本早佚。传世为残钞本。今有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
金初将领。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人。女真族。蒲察氏。年18从军,袭父为谋克。天辅(1117—1123)间,从完颜娄室迎战西夏兵3万于天德路,以兵3百败敌两千。天会三年(1125),金军攻太原,以所领千户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或“山客”等。史书上称“畬民”、“畲客”或“峯民”、“峯客”。畲,音she(奢),意指刀耕火种或巢居的民族。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5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唐代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鲁苏。前首领※李大酺弟。玄宗开元八年(720),兄与契丹可突于战死,嗣立。时奚附唐。十年(722)四月,入唐廷,受诏袭兄爵,为饶乐郡王、右金吾员外大将军兼保塞军经略大使。仍
古族名。魏晋南北朝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作结骨、契骨、护骨等。曾先后受鲜卑、高车、突厥等统治。有的学者认为※拓跋部时“七分国人”,以其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此纥骨氏,即是柯尔克孜族先民。※
?—约1683清朝将领。亦作席卜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弟郎格之孙。后金天聪五年(1631),授前锋侍卫。清崇德三年(1638),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由青山口毁边墙入,与前锋参领素尔德败明
?—305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长子。史称其“英杰魁岸,马不能胜”,只能乘大牛车。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叔拓跋禄官即位,分国为三,奉命统领中部,居代郡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之北。七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