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槃城
云南古地名。今元江县城。11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各部和泥中,因远最大,由因远平坝甘庄城移治礼社江筑罗槃城,建“罗槃国”。13世纪元置元江路,设治所于此。
云南古地名。今元江县城。11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各部和泥中,因远最大,由因远平坝甘庄城移治礼社江筑罗槃城,建“罗槃国”。13世纪元置元江路,设治所于此。
元代诸王封爵。简称武靖王。“镇西武靖”意指“镇守西陲武功绥靖”。世袭领地为乌思、藏、纳里速(即今前藏、后藏、阿里地区),以算木多域为镇西府(今青海互助县松多乡)。大德元年(1297),世祖孙,奥鲁赤子
1885—1937革命烈士。甘肃临夏西乡人。回族。年轻时逃荒至宁夏西吉沙沟,在哲赫林耶教主马震武处作长工。后至吴忠、锁家岔、豫旺一带打短工,并定居豫旺。1936年六月,西往红军占领豫旺时,积极协助红军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作“优台丞”。南北朝前诸史《高句骊传》皆载,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中的第六等级,位在※“主薄”之下,※“使者”之上。《北史》以后诸史所记十二等级“大官”中,无此官
西夏寺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东麓拜寺口寺院内。西夏时期建,今存两塔,俗称双塔。两塔依东、西方向并列,相距百米。同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45米。塔顶为上仰莲花刹座,承托十三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
?—1745清代四川明正女土司。藏族。明正宣慰使嘉尔参达尔结之妻。夫故,护理印务。其夫之妾王氏有2子,及岁应袭。为阻挠其事,任用其父小金川土司汤鹏遣来随侍人等,蓄聚金川民众,布党积威。乾隆二年(173
北魏时高昌太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人。北魏太延五年(439),乘北凉沮渠牧犍降魏,据高昌,自称太守。太平真君三年(442)四月,因伊吾王唐契为柔然所逼,拥众西趋高昌,欲夺其地,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相
书名。王树坍等纂。宣统元年(1909)创修,三年成书。全书116卷,约200余万字。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
①元代云南孟定路土官。傣族。忽甸土官忽鲁马子。至元二十九年(1292)十二月,受麓川路军民总管达鲁花赤阿散之子招,入觐元朝,进金索、鳞胆、毡衣、虎豹皮等,并进言:其地东南邻境,未附者约20万,慕化愿附
书名。清末江苏吴兴人张郁文撰。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书。作者以《元史》有关地理记载,殊多谬舛,欲有所订正,乃就所见《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汉西域图考》诸书与《元史》地理记述之异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