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胪滨之战

胪滨之战

近代沙俄侵略东蒙古地区的战争之一。1912年,沙俄驻呼伦贝尔领事乌萨蒂操纵和唆使蒙古封建上层发起所谓“独立”运动。2月2日,叛军4000人,与化装叛军的沙俄侵略军1个营,向胪滨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发动进攻,守城巡防1个营,予以还击,击毙沙俄军官劳喀普林斯基及俄兵4名、叛军20名,伤敌多人。2月4日,沙俄马、步兵2000余名,大炮6门及蒙古兵200复包围胪滨府衙。北洋军阀政府害怕中俄冲突扩大,遂命胪滨等地的驻军撤走。后于1915年11月6日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

猜你喜欢

  • 诺尔布班第

    ?—173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萨木多尔济长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袭札萨克多罗贝勒。赐牧塔尔弼克哩叶库布尔。四十年(1701

  • 频峒

    壮族古地名。又称频洞。北宋时属邕州左江道,地当今广西靖西县平洞(亦作“频洞”)圩,后改称岳圩。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

  • 博古里

    见“博木博果尔”(2153页)。

  • 罗藏也摄丹丕嘉磋

    即“罗藏丹森讲索”(1424页)。

  • 畏答儿

    ?—1203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忽亦勒答儿、愠里答儿、畏答而等。原为忙兀部首领,依服札只剌部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因不满札木合的残暴,率众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折箭誓忠。铁木真嘉其诚,赐号“薛禅

  • 乌护

    即“乌纥”(328页)。

  • 铎衮

    ①见“耶律突吕不”(1327页)。 ②见“耶律海思”(1319页)。

  • 陶针

    壮族民间传统医术。亦称“瓷针”。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主治外感伤风、腰脊背痛、急性痧症等,男女老少均可使用,尤多用于治疗儿科脐风、夜啼、伤食、疳症、虚羸、腹痛等症。施术时,先将破陶瓷碗片置于清水中洗净,

  • 蒙古三大历史著作

    指《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三部蒙古著名编年史(详见2336页、2341页、2337页)。

  • 茶马金牌

    见“金牌信符”(14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