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年

苗年

苗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庆丰收及祈祝来年五谷丰登。在苗历每岁十月(农历约十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之间)第一个丑日或卯日、辰日举行(各地不同)。有大年、小年之分。第一个丑日为大年,第二三个丑日为小年。大年历时6—12天,小年4—5天。节日期间,停止一切农活。举行祭祖及斗牛、斗鸡、赛马、跳芦笙舞、跳铜鼓舞、木鼓舞等文娱活动,走亲访友、上山打猎、男女青年游方。举行敬田、酬牛仪式以及办婚嫁喜事等。期满后,举行一次作农活仪式,由“活路头”主持,表示一年农业生产开始,一些娱乐活动停止,直至下一个节日。现大多以春节过年,苗年仅在黔东南、广西融县等地较为盛行,以融县活动规模最大。

猜你喜欢

  • 赤盏尉忻

    1171—1233金大臣。又作石盏尉忻。字大用。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赤盏氏。当袭父谋克,不愿就。明昌五年(1194)策论进士。后历任尚书省令史、吏部主事、监察御史。谏请禁止诸王驸马

  • 外剌

    即“斡亦剌”(2425页)。

  • 汗血马

    见“天马”(216页)。

  • 梅山蛮

    唐宋时对居住在邵州一带的瑶民称谓。据《宋史·蛮夷传》:梅山蛮“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同书《蔡奕传》亦云“潭、邵间有上下梅山,……徭人居之”,故名。唐时多从事狩猎和

  • 高老五

    ?—1819清代临安反封建领主起义首领。哈尼族。※高罗衣侄。嘉庆二十二年(1817),高罗衣起义失败被杀后,他于次年六月复称王,与随高罗衣举事失败脱险的副军师马哈扎结合,率众再度起义。聚哈尼、彝族50

  • 斛萨

    见“斛薛”(2084页)。

  • 永兴陵

    见“辽庆陵”(659页)。

  • 牙吾塔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

  • 田五

    ? —1784清初回民起义首领。又名田富。甘肃海源小山(今属宁夏海源)人。回族。幼时师事哲赫林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为“海里凡”(学生之意)。挂幛(结业)后,为阿訇,世称为“田五阿訇”。乾隆四十六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