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菁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洪孙。前秦皇始元年(351),奉叔苻健命,率众7000自轵关(今河南济原西)入渭北,进军关中。封卫大将军、平昌公,宿卫二宫。次年,进爵为昌平王。三年,率军略定上洛郡(治今陕西商县),置荆州于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招徕远商。四年,随苻苌拒东晋将桓温于尧柳城愁思堆(今陕西蓝田县南)。五年(355),由司空授太尉。乘苻健病重,率兵入东宫,欲杀太子苻生自立。攻东掖门,被健遣兵执杀。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洪孙。前秦皇始元年(351),奉叔苻健命,率众7000自轵关(今河南济原西)入渭北,进军关中。封卫大将军、平昌公,宿卫二宫。次年,进爵为昌平王。三年,率军略定上洛郡(治今陕西商县),置荆州于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招徕远商。四年,随苻苌拒东晋将桓温于尧柳城愁思堆(今陕西蓝田县南)。五年(355),由司空授太尉。乘苻健病重,率兵入东宫,欲杀太子苻生自立。攻东掖门,被健遣兵执杀。
即“兀的改”(108页)。
见“木八剌沙”(258页)。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克烈分部之一。出自该部之亦勒卜客儿,曾任成吉思汗的百户长及博尔赤(司膳),为成吉思汗大哈敦孛儿帖的侍臣。参见“克烈”(985页)。
见“屋利啜”(1771页)。
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为中共北方工委领导下的农工兵大同盟机关刊物。在李大钊等人指导下,由多松年、乌兰夫负责编辑,于1925年4月25日在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正式创刊。以蒙汉两种文字印行。向内蒙古汉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治下。又作乌赤。清《西域同文志》:乌什即乌赤,义为“山石突出”,因城在山上故名。即今新疆乌什县。原居民大多在1720年从吐鲁番迁来,故又称乌什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黑哲喀喇。因其男子皆剃发,又有薙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位置不尽相同,大体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黑龙江两岸及松花江下游至伯力和乌苏里江附近地区。天命年间(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世英帅众归附,清准其请,仍授土千户职。五十一年(1712),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
见“布扬骨”(464页)。
侗族特有的桥梁建筑形式。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多建在侗族村寨前后的河上。主要建于清末。呈长廊状,上覆瓦以避风雨,故名。一般长20—30米,宽3—4米,最长者达60—70米。为石墩木质结构,以大青石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