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斋文牍
书名。杨增新撰。有3编。正编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集、30卷,1921年辑;续编14卷,1926年辑;3编6卷,1934年辑。正、续编为新疆驻北京公寓刊刻;3编为云南蒙自县杨氏刊刻。杨增新自民国建立后,曾历任新疆都督兼民政长、新疆将军、巡按使、新疆省长等职。是书为杨氏在新疆任职时的呈文、政令、公牍汇编。内容包括政务、外交、建设、防务、民族关系等诸方面。是研究杨增新统治新疆的政策、及其任内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往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
书名。杨增新撰。有3编。正编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集、30卷,1921年辑;续编14卷,1926年辑;3编6卷,1934年辑。正、续编为新疆驻北京公寓刊刻;3编为云南蒙自县杨氏刊刻。杨增新自民国建立后,曾历任新疆都督兼民政长、新疆将军、巡按使、新疆省长等职。是书为杨氏在新疆任职时的呈文、政令、公牍汇编。内容包括政务、外交、建设、防务、民族关系等诸方面。是研究杨增新统治新疆的政策、及其任内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往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
金、元地方政区名。合懒,一作合兰、曷懒、海兰等。元亦称合兰府。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已有其名。因境内有曷懒水得名。路治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南1800华里,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5里处,一
见“阿城”(1194页)。
即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指以西藏为主的藏区传播的佛教,或指藏语系地区传播的佛教。藏文今译作“bod brgyud nang bstan”(藏传佛教)。初源于印度与汉地,藏族佛教史一般将西藏佛教的发展分
南北朝时三峡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冉令贤”(564页)、“向五子王”(822页)。
①后赵太祖武帝石虎年号。335—348年,凡14年。 ②西燕慕容忠年号。386年,凡1年。③北魏北海王元颢年号。529年,凡1年。
见“完颜文”(1143页)。
藏语音译。通常意译作诉讼判决书。涉及土地、属民纠纷的,可作析产文约。属※封地文书之一种。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男女青少年集体劳动的一种组织。结婚前的青少年均须参加本氏族或几个氏族联合组织的帕坦,轮流到各成员的父母家从事无偿劳动,并接受招待饭餐;亦可为富裕户雇用。在本组织内,不同氏族之男女青少
即“玄烨”(622页)。
我国自称达让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800左右。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夏尼村的达让僜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