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凉乐

西凉乐

十六国北朝时期盛行之音乐。唐朝十部乐之一。源于龟兹乐,并吸收汉族及小月氏、丁零、匈奴、氐等族的乐律。东晋时期,天竺国送给凉州牧张重华乐工12人,乐器一部,其中有笛子、琵琶、箜篌、五弦、铜鼓、皮鼓、都昙鼓等,并带来多种天竺曲调。前秦末年吕光远征西域,又获得筚篥、腰鼓、羯鼓、答腊鼓等许多乐器和龟兹乐曲。天竺乐和龟兹乐在凉州逐渐融合并吸收当地汉族等音乐之长,形成独特的音乐。既有秦汉旧伎,又搀进西北诸族的声调和乐器。魏太武帝拓跋焘平河西得之,谓“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国乐)。及隋炀帝大业中成为九部乐之一。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乐器有钟、磐、弹筝、一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19种,为一部,乐工27人。《旧唐书·音乐志》称演奏者“平巾帻、绯褶。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阙。方舞四人,假髻,玉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其与汉族历代正统的“雅”、“颂”相比,善于表现粗犷悲壮、豪迈激昂的情感,更易为北方诸族接受,往往成为其国乐。对后世的戏剧、词、曲皆产生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 榜识

    即“榜什”(2420页)。

  • 星靡

    ?—前33西汉时乌孙昆莫(王)。※元贵靡长子。宣帝甘露三年(前51),父死继位为大昆弥,势力孤弱。冯嫽以其为汉外孙裔,上书请往镇抚。西域都护韩宣因其懦弱,请黜免,立其叔父左大将大乐。诏不允。及段会宗任

  • 鲁凯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鲁凯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雾台乡;台东县卑南乡。分大南、雾台、茂林、多纳、万

  • 夜落隔

    见“夜落纥”②(1497页)。

  • 宇文觉

    542—557北周建立者。俗名陁罗尼。557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第三子。9岁(一说7岁),封略阳郡公。魏恭帝三年(556)三月,

  • 重台

    元代奴婢之奴婢的称谓。社会等级最低。陶宗仪《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俗谓之重台。”

  • 马速速檀

    ※东察合台汗国末代汗。蒙古族。※阿黑麻汗之孙、※沙汗从弟。1565年沙汗在对瓦剌的“圣战”中死去,遂“拥众嗣立”,并遣使通明朝。1507年※叶尔羌汗国※阿不都·哈林汗派※琐非速擅、马黑麻速檀、阿卜撒亦

  • 瑟帝米

    见“室点密可汗”(1749页)。

  • 罗刹

    指沙俄侵略者。一作罗杀、罗沙、罗叉。原义为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清初,沙俄侵略者一批批侵入时为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流域,奸淫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是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按谐音(罗斯、俄罗斯)称汉

  • 盖茨古驿舍遗址

    位于今新疆阿克陶县盖茨河畔。遗址为一连三间的石头房子,已倾圯,从规模看可容数十人住宿。推断是古代丝绸之路葱岭道上的驿站遗址。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