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南夷风土记

西南夷风土记

地方史志。明朱孟震(字秉器,江西新涂人)撰。是书附于朱孟震编《游宦余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单刊1卷,题朱孟震著。是书为亲历目睹所记,多确实可信。而孟震自言未去云南,疑非朱氏所作。此书凡26条,分天度、风气、地理、山川、草木、鸟兽、鱼虫、五谷、部落、饮食、婚姻、治理、生活、俗尚、交易、城郭、器用、岁时、礼节、邪术、土产、战斗、形胜诸条。率多可信。地域包括缅甸、木邦、孟养、孟密、蛮莫诸境,而独详于蛮莫。作者记所见闻,关于社会生活足供考究,所记当时形势,尤为难得之资料;更可贵者,鲜少猎奇荒诞之言。为研究明代傣族历史和土司制度等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地龙

    明代今云南祥云一带民族地区一种水利工程。此地素称干旱,人们挖了许多地下蓄水池,俗称鱼鳞坑,以积雨水,用渠道联结起来,故称。平时不易蒸发,以备旱时灌溉田地。

  • 宋葛屯猛安镜

    镜缘刻女真文字铜镜。出土情况不详,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圆瓣形。直径15厘米,缘厚0.2厘米。镜身轻薄。镜背中心有纽,纽上有系穿。纽周饰缠枝牡丹花纹,呈浅浮雕状。镜缘刻女真字4字,意“宋葛屯猛安”,下为签

  • 五路黄台吉

    见“五路把都儿黄台吉”(267页)。

  • 寅古

    见“萧思温”(1997页)。

  • 黑羌

    ※黑水羌迁居关中渭北一带者的简称。参见“黑水羌”(2227页)。

  • 帖木真

    见“成吉思汗”(744页)。

  • 恨基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恨”意为“树草”、“庄稼”,“基”意为“砍伐”、“收割”。专指服农业开耕、收割的人役。由男女各投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收割季节需向主人赠送

  • 太赤

    蒙古国将领。又译太出。燕只斤氏。徐国公彻里曾祖。初为太宗(一作太祖)怯薛百夫长。后从太宗窝阔台征金,为马步军都元帅。太宗五年(1233),与阿术鲁统军破徐州,擒金帅国用安。克邳州。八年,太宗分赐诸王勋

  • 青海番族章程

    清朝律令。道光十八年(1838),为移住青海湖周围“番族”而制定。共8款:一、遵界址住牧,不准侵占别族地土。二、番民外出打牲,百户百长须严加管束。三、宜照现在清查户口住牧,不得再引玉树“番众”进驻。四

  • 合兰府水达达等路

    《元史·地理志》有其名,但下所记皆为水达达路情况。今学术界多认为合兰府与水达达路是两个政区,合兰府属开元路,与水达达路非同属一路,《元史》误记为一。合兰府水达达,清代文献作“合兰府硕达勒达”,或“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