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王臣记

西藏王臣记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系应和硕特蒙古※固始汗之请而著。写于拉萨哲蚌寺之甘丹颇昌宫。由阿旺格勒缮写成书。初为木刻版,梵夹叶式装帧,以拉萨版行世。195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以铅印重排。20世纪40年代刘立千以《续藏史鉴》节译补注本问世,1983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郭和卿汉译本全文。作者因特殊的优越地位,并博览群书及档案资料,故该书以史料翔实而著称于世,为国内外藏学界广泛引用。本书是一部通史,上迄世界形成、印度释迦佛生平、藏族人种起源、唐代吐蕃王朝,下至清康熙末叶止。全书前半部以吐蕃史为主,后半部则主要记元明清时西藏地方史,尤以萨迦、帕竹、蔡巴、江孜、羊卓、止贡等10余个地方派系史最为珍贵,以萨迦、帕竹两个地方势力历史最详。其中称颂及肯定萨迦派代表西藏僧俗官民归顺蒙古(元朝)的正确抉择,对元明之际掌管西藏地方的帕竹派,详载其接受中央政权所封大司徒、阐化王、万户长的职官,并通过其请求元廷裁决萨迦、蔡巴同帕竹之争,表明元明时中央对西藏统治的法律职能。本书缺点藻词太多,行文过于追求华丽,以致增加阅读难度。

猜你喜欢

  • 那斯黑刻

    赫哲族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长裤”。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裤,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赫哲族多以狍皮制,3张狍皮可缝制1条。一般系男人穿,

  • 李阿善

    宋代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山后两林百蛮都王、都鬼主,又称山后两林三十七部落王。属乌蛮。大中祥符九年(1016),遣使朝贡。天禧二年(1018),遣将军卑热等150人贡良马、大象、犀、娑罗毯等。

  • 改篑

    清代画家。字再芗。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回族。画家改琦之子。继家学,工画,精鉴赏。所绘人物、仕女、花卉皆具其父风。代表作有《红玉醉颜图》等。

  • 莫伦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摩哩齐”。“莫伦”意为“马”,“赤”意为“司事人”,即掌管车马的人。《元史·兵志》:典车马者,曰莫伦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 伊勒登诺颜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和鄂尔勒克次子,※书库尔岱青弟。初随父徙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清顺治二年(1645),与弟罗卜藏诺颜代表土尔扈特与俄国使者库德里亚佛采夫谈判,拒绝了俄方提出要土尔扈

  • 切韵

    古韵书。隋代鲜卑人陆法言撰。法言名词,以字行。初官承奉郎。开皇二十年(600),追坐父太子洗马(官名)陆爽事除名。常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探究音韵,博采众记,历20年之久,于仁寿元年(601),撰成此

  • 日新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严年号。1109,凡1年。

  • 合罗川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合罗川(今额济纳河)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 曹雪芹

    (1724或1715—1764或1763) 清代著名文学家。汉军正白旗人。名沾,字梦阮、芹圃。号雪芹、芹溪居士。先世居河北丰润,降清后为内务府包衣(又称“阿哈”,意为奴仆)。生于南京。曾祖曹玺、祖父曹

  • 兀鲁塔山

    元代岭北山名。又译兀鲁黑塔黑山。位于今蒙古国科布多河南、科布多城西北。蒙古国建立前,乃蛮部不欲鲁罕与兄太阳罕分地而治,建牙帐于此。1206年,为成吉思汗所败,被执杀,部众并入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