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昂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南后旗”(73页)。
见“土尔扈特南后旗”(73页)。
清代八旗兵的俗称。旗制规定:凡年满18 (初期定为15、16),或身高五尺以上者,即可选充。几丁抽一为兵,则视各时期需要而定。清太宗皇太极时代(1626—1643年在位),曾规定满洲牛录各以三丁抽一,
十六国时期丁零翟氏所建政权。东晋咸和五年(330),翟斌率一支中山丁零人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鲜卑慕容氏前燕。咸安元年(371),氐族苻氏前秦灭前燕后第二年,强迁其部于河南新安(今河南渑池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为高昌王王城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约4公里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哈拉和卓(汉名二堡)村南。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为西汉王朝车师前国境内屯田部队所筑,称“高昌壁”、“高昌垒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原为前藏四品代本。曾任驻瞻对官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补授噶伦,翌年,因办事乖戾革职。三十二年(1906),噶勒丹池巴罗布藏坚参呈称,其尚袭有乾隆帝赐予其祖先的札萨克台吉
魏晋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杨氏所建仇池国君主的称号。东晋咸康三年(337),前仇池国君杨毅族兄杨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称臣于后赵。后又称藩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晋封杨初为仇池公。此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地区党的领导机关。194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绥远敌占区工作的决定》规定:为使绥远敌占区工作与晋西北相连接起来,并依靠晋西北之雁北地区发展绥远敌占区的工作。成立晋绥边区党委,受晋西北
东汉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陆山(今湖北荆山、南漳一带)蛮。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率族众起兵,后遭武威将军刘尚镇压,族众7千余口被徙置江夏(今湖北武昌、安陆一带)界内,后称“沔中蛮”或“槃
蒙古国开国功臣之一。又译失力哥、帖柳兀图、失儿古额秃。八邻部人。原为泰赤乌部塔儿忽台属民。宋嘉泰二年(1202),泰赤乌部兵败后,率子阿剌、纳牙阿投归铁木真(成吉思汗),以不忘故主,擒而又纵,深得铁木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尕旦寺,藏语称“孜苏莽嘎丁图登乃勒楞”,意为“孜苏莽之具喜佛教定胜洲”。在青海囊谦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建,奉宁玛派,原名“彭措热顶楞”,意为“圆满永固洲”。清顺治九年(165
民族语文词书及公文汇编。共4种版本,3种成书于明代,1种成书于清代。①明太祖朱元璋敕撰。蒙古族学者火源吉编纂。洪武十五年(1382)始编,二十二年(1389)刊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杂字,共收8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