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贡却嘉措瓦

贡却嘉措瓦

1790—1858

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一任堪布。藏族。生于乔拉翁则夏吾那尔地方之塔秀家族。5岁被迎入拉卜楞寺坐床,拜曲桑达尔吉为读写师,后返故乡。次年,由贡塘·嘉贝样剃度出家。嘉庆元年(1796)后常住寺院内。11岁在经院学习,学完五部大论。授予祈愿法会然降巴名号。由贡塘·嘉贝样受具足戒。道光三年(1823),进行多然巴之立宗辩论,被委为德毛塘噶丹曲科林寺堪布。八年(1828)于拉卜楞寺阿莽仓任金刚上师。十年(1830)赴西藏住拉萨之噶丹康萨,供养两尊释迦。朝拜布达拉宫,向各地寺院广献布施。十一年,返回拉卜楞寺。后任乌尔盖噶尔桑阿敏吉林寺堪布。二十四年(1844),被任命为大会堂堪布,后历任金刚上师、若尔盖寺堪布,整顿寺规。任阿木去乎参尼寺堪布。遍履阿坝、佐格、哇秀、河南蒙旗、和目等18大部落。咸丰三年(1853),任麦桑林寺堪布。

猜你喜欢

  • 与墩

    见“预墩”(1962页)。

  • 弥里

    见“抹里”(1354页)。

  • 贡却嘉措

    1791—1858清代藏族学者。夏河附近孜雄措干地方(今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5岁于拉卜楞寺出家为僧。曾任拉卜楞寺第四十一任法台。大部时间隐居山林修行或为人念经为生。著有《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

  • 中国回民教育促进会

    回族社团。1933年5月建立。由国民党教育部组织,以马鸿逵、邵力子、马麟等13人为委员。宗旨是:提高回民教育,巩固民族团结。曾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提倡人才教育,改进已建回民学校,兴建学校于回民众多之区等

  • 师公舞

    亦名跳神。原系壮族师公做“道场”时的舞蹈,今改进为壮族民间舞蹈艺术。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来宾、柳江、鹿寨、融安、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起源于唐代。宋代名闻京师的桂林傩舞,乃其前身。表演者1

  • 翁正罗巴

    九世班禅之师。藏族。详见“热苏的拉”(1857页)。

  • 库尔缠

    ?—1633后金大臣。满族。钮祜禄氏。祖籍长白山。哈达部都督赖卢浑孙,索塔兰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孙。隶镶红旗满洲。幼年养育宫中,性耿直,嗜学问,受努尔哈赤钟爱。后金天命元年(1616),以学有所成

  • 西州回鹘

    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迁回鹘之一支。亦称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其辖境东达哈密,西至库车,南抵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哈喇和卓)。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后改称亦都

  • 中山桓公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或作��祖、桓子。白狄鲜虞人,姬姓。继中山武公为国君,传位时间不详。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中山国被魏将乐羊攻破,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乐羊镇守,

  • 跋·塞囊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名僧。又称跋芒杰塞囊。跋氏家族人。积极支持赤松德赞发展佛教。奉命赴天竺(今印度)和尼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学习佛教经典,先后朝拜天竺大菩提寺及那烂陀寺,学习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