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达里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形像庄严。后墙列有大佛像5尊,东西两壁嵌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于嘉庆四年(1799)铸造的数以万计的佛像。有由哲布尊丹巴供养的20余喇嘛经常在殿内念经。庙的西侧有专门印佛金和书籍的木版房和大蒙古包。自四世哲布尊丹巴后停止印刷书籍。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形像庄严。后墙列有大佛像5尊,东西两壁嵌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于嘉庆四年(1799)铸造的数以万计的佛像。有由哲布尊丹巴供养的20余喇嘛经常在殿内念经。庙的西侧有专门印佛金和书籍的木版房和大蒙古包。自四世哲布尊丹巴后停止印刷书籍。
蒙古诸部统一前乃蛮部首领。又译亦难赤,全称亦难赤·必勒格·不古汗。亦难察为名,“必勒格”意为“智者”,“不古汗”意“伟大的君主”。台不花之父。雄勇善战,并周邻诸部,势盛,辖金山(今阿尔泰山)南北广大地
见“懿璘质班”(2585页)。
见“建平蛮”(1542页)。
?—1923甘肃卓尼藏族高僧。出生于官员家庭,少年时起历在相拉巴尊前及拉卜楞寺学经,闻习显密经典,多有成就。曾赴蒙古朝拜帕莫神殿,三次朝拜塔尔寺,多次在拉卜楞寺讲经传法,声誉遍及卫、藏、康三区。曾应班
即“只儿斤”(551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 《满洲源流考》作德里沃赫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所,与喜乐温河等12卫和奥石河千户所同时设立。
即“蛮书”(2272页)。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清咸丰元年七月初十),清朝伊犁将军奕山与俄国代表科瓦列夫斯基在惠远城(今霍城县东)签订。章程共17款,主要内容:1.允许俄国在伊犁
即“默啜”(2551页)。
1903—1989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民族古文字学家。汉族,河北深泽县人。1923年河北保定六中毕业后,考入北京民国大学语文系,1927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29年就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