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斯语支

通古斯语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支之一。早期的分类法,只包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语(旧称索伦语)、鄂伦春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较新的分类法,在本语支内再划分两个次语支。西伯利亚次语支(又称埃沃基次语支),包括上述的几种语言;黑龙江次语支(又称那乃次语支)包括中国境内的赫哲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盖语、奥罗奇语。但也有人认为那乃语、赫哲语等语言应划为一个独立的语支。通古斯语支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塔河县,讷河县、嘉荫县、同江县、饶河县,俄罗斯联邦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基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以及蒙古国的巴虎地区。使用人口约5万,其中中国约2万。语支的特点:元音分长短,一些语言中,复元音只出现在供词里。元音和谐律比较严整。大部分语言中,只有软腭部位的塞音、擦音,设有小舌部位的塞音、擦音。辅音结合时,有大量的逆同化现象。格的数目多。有整齐对称的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和反身领属附加成分,而且广泛地使用。动态有人称形式,人称附加成分来源于共同满—通古斯语的人称代词。动词使动态和被动态的附加成分,在语音形式上可以区分。在句子结构里,有的结构成分之间在人称和数上存在着互应关系。在主从复句中,从句主要依靠作谓语的动词形动形式和别动形式粘附有关的附加成分和主句连接。

猜你喜欢

  • 窝叉

    参见“目肘”(557页)。

  • 段廉义

    ?—1080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二世国王。又作段连义、段义连,一误作段达义。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子。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一作七年),父禅位为僧,遂即王位。翌年改元上德,遣使奉表向宋朝进贡金装碧玕

  • 久才弥

    吐蕃本教高僧。据本教史籍《古代吐蕃缘起之要义论》载,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已有本教(一说始于其子木赤赞普时),赞普御前设护身本教徒“古辛”为侍者,被誉为“智慧因本”。他为聂赤赞普御前第一位护身本

  • 嘉木样呼图克图二世

    见“嘉木样吉美旺波”(2432页)。

  • 怒贡

    清代云南维西土司对贡山县一带怒族征收的贡品总称。早在道光年间(1821—1850),维西康普土司喃文俊就向贡山怒族、独龙族索贡,规定每年每户交银1两、黄连或黄蜡1两、鹿皮2张,由土司派亲信征收,有时委

  • 狄后

    春秋时周襄王的王后。亦作隗后、媿后、叔隗。出身于赤狄,隗姓。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意欲充当霸主,被楚国捕获,华夏诸侯一时无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前639),郑文公企图称霸诸侯,控制东周王室,攻打与

  • 李遵顼

    1163—1226西夏第八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子。年少力学,博通群书,工于隶篆。天庆十年(1203)三月,廷试进士唱名第一。袭封齐王,又擢升为大都督府主。皇建二年(121

  • 巴岳特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译作“叭要”、“摆腰”、“伯腰”、“拔要”、“摆曰”、“把岳忒”等。该部源于蒙元时期,《蒙古秘史》、《史集》、《元史》均有记载,称作“巴牙兀惕”、 “伯牙吾”、 “伯牙兀”、※“伯岳

  • 蒙古青史

    蒙古编年史。原名《青史》,为别于桂·旬努贝的藏文《青史》,通称《蒙古青史》。作者佚名。推测写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原书不分章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二部分叙述印度佛教和西藏诸王的世

  • 塔尔巴哈台事宜

    书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永保撰。嘉庆十年(1805)兴肇增补。全书4卷。分疆里、城防、坛庙、田赋、关税、俸饷、军器、水利、卡伦、军台、贸易、牧厂牲畜等。是书取材多源于塔尔巴哈台档册,记述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