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邵循正

邵循正

1909—1973

元史、蒙古史学家。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祖父光绪年间(1875—1908)任贵州布政使。少年时家境中落。1924,年入福州英华学院,1926年初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复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1930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改学中国近代史,受教于陈寅恪,研究生论文为《中国越南关系始末》。比较早的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并开始钻研蒙元史。1934年初,被清华大学保送去欧洲留学,先后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伯希和等人学习蒙古史、波斯文,次年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蒙古史。193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通晓英、法、德文,学过梵、蒙古、突厥、女真、满等各民族语言。发表有《有明初叶贴木儿帝国之关系》、《元史·剌失德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并翻译布洛舍刊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继承者部分。1950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史和元明清史,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曾参加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工作,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曾任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与翦伯赞、胡华合著《中国历史概要》。1956年中苏蒙三国发起合编蒙古史,出席了乌兰巴托会议,次年又出席莫斯科会议。曾在北京大学开设元史的选修课。1962年参加纪念成吉思汗诞生八百周年大会,1972年参加标点《元史》的工作。逝世后,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邵循正历史论文集》。

猜你喜欢

  • 玉列赤

    蒙古语。又译“威埒齐”。《元史语解》释为“作工人也”。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置玉列赤局,隶尚工署,置提领、大使各1员,秩从七品,专掌裁制缝线之事宜。玉列赤即从事该项工作之人。

  • 墨尔根保

    ?—1792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阿拉尔氏。隶正黄旗。初以马甲驻京补亲军,后因功晋二等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领导的起义。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侵扰后藏时,从将军福

  • 吴克忠

    ?—1449明朝将领。原名也都帖木儿(伊勒都特穆尔),一说又名伯克。《明史》称其汉名为(吴)答兰,后更名吴克忠。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明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随父投明朝,奉

  • 塔塔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达怛”、“鞑怛”、“鞑靼”、“达达”。最初见于唐代突厥文《阙特勤碑》,9世纪中始有汉译名。原是突厥的一支,居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等地。宋、辽时期从属于契丹。13世纪初被蒙古征

  • 萨古巴益喜策丹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砍牛祭丧

    又称“死人砍牛”。旧时广西南丹大瑶寨“白裤瑶”聚居区一种习俗。凡父母过世,均得砍牛分给别人吃,否则会“不吉利,人畜病多,禾苗不好”,并被他人耻笑。传说从前“白裤瑶”父母死后得将其肉分给村人共吃,世代相

  • 木征

    ?—1077宋代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又作瞎丁木征。※唃厮啰孙。幼年随父※瞎征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宋嘉祐三年(1058),父卒,袭首领位。因其地位受到属下首领的威胁,为青唐族首领瞎药鸡罗及

  • 巴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达卫,并说清代有巴达山、布达窝集,均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与富尔嘉哈河、萨喇河相近。

  • 陇南事变

    见“甘南事变”(483页)。

  • 怒江

    河名。又作潞江,蒙古名喀喇乌苏。藏名鄂尼尔楚。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源于青藏边境之唐古拉山南麓,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经门工入云南省境,折向南流,经怒山、高黎贡山之间,流经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