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齐尔

鄂齐尔

①(?—1657)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明安孙,※昂洪子。天聪七年(1633)父卒,袭三等副将。次年,改三等梅勒章京。顺治年间(1644—1661),三次晋升,又以罪降职,定为二等梅勒章京。后升内大臣。管銮仪卫事,授领侍卫内大臣。十四年卒,谥勤恪。乾隆初,定封三等男。 ②(?—1683)清朝将领。蒙古族。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多罗郡王※色布腾次子。康熙七年(166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十二年(1673),入朝,扈从康熙帝猎于南苑。请从征吴三桂,并献马助军。次年,遣弟格哷尔图与左翼贝子温春督兵赴兖州。十四年(1675),随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尔部布尔尼叛乱。③(?—1733)清朝蒙古王公。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杜棱郡王博多和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十四年(1675),随军平定察哈尔部布尔尼叛乱。三十五年(1696),从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六十一年(1722)四月,封辅国公,十一月,晋固山贝子。雍正五年(1727),以其侄苍津檀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礼佛、削爵,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授盟长。

猜你喜欢

  • 十王亭

    又称八旗亭。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建筑布局为在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各依次排列亭子10座,共10亭。东侧近大政殿首列左翼王亭,余按序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

  •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牧地东界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西界右翼中旗,南界左翼中旗,北界乌喇特旗。汉朔方郡地,隋唐为丰州九原郡治所,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

  • 光定元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神宗光定年间(1211—1223)。铜质,制作规正。文字精美,带行体。

  • 扩尔坤

    ?—1675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萨克达氏。先世居那穆都录。其祖叶古德率众归附,父喜福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十五年(1658),任佐领,随征贵州,败明桂王朱由榔之将李成蛟、李定国。康熙元年(1662)

  • 文轺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字子乘,号吏隐居士。长秀之子。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工部郎中。著有《随轺笔记》、《玉林诗草》、《可青诗余》及《鉴初集》。

  • 伊克昭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清代鄂尔多斯部7旗在伊克昭(“大庙”)会盟,故名。现移伊金霍洛旗之成吉思汗陵寝,原在此处。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黄河以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负阴山,多草原,当河套膏腴之地,可耕可牧。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旺钦巴勒

    1795—1847清末爱国将领。又作旺琴巴拉,汉名包景山。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北票下府乡)人。蒙古族。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之父。任该旗协理台吉。以功赏戴花翎,二级协理台吉。喜藏书

  • 马路毛木台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民间认为它是阻碍狩猎的神。旧时鄂伦春人出猎,猎获第一只野兽都要先祭此神,以免它降罪;若数日未捕着猎物,即认为是此神扣留了野兽或将野兽

  • 南诏孝桓王

    唐代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谥号。见“异牟寻”(9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