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

辽(契丹)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事件。重元,即耶律重元,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由长子耶律宗真(重元兄)即位,是为兴宗。其母钦爱皇后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欲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得知此讯,密告兴宗,使太后谋败。旋兴宗亲政,以重元忠封以高位,并于酣饮中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重元,重元闻之大喜,益加骄纵不法。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卒,遗诏由其子耶律弘基嗣位,是为道宗。道宗即位后,尊重元为皇太叔,赐以免拜、不名待遇;次年,又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赐予金券,加四顶帽,二色袍。有辽一代,尊宠可谓空前。然重元以兄失约,未承帝位,终不满,乃与其子耶律涅鲁古结诸官员,阴谋叛乱。道宗得知其谋,阴以为备。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乘道宗出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纠合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事萧胡覩、卫王都耶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参等大小官员400余人,诱胁弩手军包围行宫。时下形势十分危机,道宗随身护卫兵寡,幸得许王耶律仁先等极力抗御,“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初战,重元子涅鲁古即为近侍详稳渤海阿厮等所射杀,继之重元亦伤,叛军见状多倒戈。是夜,重元匆匆自立为帝。翌日,再攻行宫,是时道宗援军已至,叛军不支,纷纷溃散,重元见大事已去,领数骑北逃,入大漠,走投无路,自尽身亡。此次叛乱虽为时不长,而涉及如此众多的高级官员可谓前所未见,给契丹统治以深刻影响,成为契丹由盛渐衰的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 回回人

    对回族人的称谓。回族人亦自称“老回回”。参见“回回”(779页)。

  • 美岱召

    明代内蒙古寺庙。原名寿灵寺,后改灵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呼包公路北侧,距包头市东约50公里。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所建离宫,兼具寺院、城堡、邸宅特点,明万历三年(1575)建成,明廷赐名福化城

  • 觉诚

    清代满族女学者。字丹奉。乾隆时江苏、浙江巡抚雅尔哈善妹。有残疾,立志依父母以终,著有《素言》。

  • 撒秃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

  • 河南

    南朝齐、梁等政权对吐谷浑国的称呼。见“河南国”(1506页)。

  • 别勒格

    蒙古语音译,意为定礼、聘礼、彩礼。古代蒙古人订婚时,男家以一份彩礼献给新娘的父亲,作为订婚表记。如也速该·把阿秃儿为其长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订立婚约时,曾将1匹从马作为彩礼送与女方家长孛思忽儿弘吉刺

  • 额敏

    ?—1739清代新疆哈密王公。维吾尔族。※额贝都拉达尔汉伯克孙,哈密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郭帕伯克长子。生于肃州。及长,归籍。康熙五十年(1711)父死,受命袭爵。次年,进京朝觐。五十四年(1715),会

  • 冯胜

    ?—1395明初将领。又名国胜,字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精于骑射。元末随父避于山中,据寨自保。至正十二年(1352),与兄国用率众归附朱元璋,备宿卫,居帷幄,参

  • 农安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古扶余国都所在地。明置三万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光绪十五年(1889)以土地开垦,蒙汉杂处,置农安县。为清末割蒙旗土地而设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

  • 正月大会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举行。是一年中最大的宗教聚会。届时,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至寺院烧香、叩头,点灯祈祷,祈求平安。由20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