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失帖木儿

阿失帖木儿

①(1250—1309)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武都王※孟速思之子。史称其“性聪强,能传家学”。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征叛王乃颜,以功,授枢密院都事。被徽仁裕圣皇后召入内廷教皇孙铁穆耳(成宗)及甘麻刺(晋王)字书。二十九年(1292),迁枢密院断事官。大德二年(1298),迁翰林侍读学士。复受命以字学授海山(武宗)。累擢翰林学士、正议大夫。武宗即位,以师恩特拜荣禄大夫、大司徒、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未几,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礼仪院使。卒,赠太师,追封武都王,谥忠简。②(?—1478)明代瓦刺贵族首领,又译斡失帖木儿、斡失帖木儿·达尔罕·诺颜。也先汗次子(一说为孙),或谓即准噶尔始祖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景泰四年(1453),其父称汗后,被封为太师。天顺、成化年间,率部众驻居漠北,辖地东自克鲁伦河中上游,西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广大地区。多次遣使向明廷朝贡,部属受封爵者凡50余人。屡与东蒙古封建主毛里孩等争战,曾败孛罗乃王,迫使毛里孩久居河套,不敢渡河而北,其势颇强。成化五年(1469),部下作乱,拜亦撒哈平章等率众驻牧哈密。实力有所衰弱。一说曾率军西征,兵抵锡尔河,号称“奄擅汗”。

猜你喜欢

  • 放工

    解放前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富裕户对贫困户的一种剥削方式。一般在农忙季节进行。按习惯规定谁家临时需要劳动力,可以拿些钱交给村寨头人作为寨公用,然后头人负责召集每户派一个工为其劳动一天,他只需再给劳动者准备一

  • ?—87东汉时疏勒王。原名榆勒。疏勒王※成兄子。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叔成为龟兹王建攻杀,龟兹左侯兜题任疏勒王。次年,汉军司马班超西进疏勒,废黜亲附匈奴之兜题,立其为王。十八年(公元75年),与班

  • 母系氏族制

    一种以母亲确认血统、传承世系和财产的氏族制度。简称母系制,泛称母权制。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向父系氏族制过渡。每个氏族由共认出自一个女始祖的后裔组成,有一定居住地域,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

  • 甲喇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固山额真(满语音译,意为“旗主”,汉名称都统)下设五甲喇额真。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统领官称甲喇额真”。

  • 印楼

    见“护印夫人”(1060页)。

  • 李润羌

    羌部落名。东汉开始强迁西羌于内郡,大批氐羌徙居于凉、并二州及三辅等地。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西起彬县、旬邑,东至韩城、郃阳成为羌、氐、卢水等族的居住地带,或一族为聚落,或数族为聚落,渐成小邑,发展成

  • 牂柯十六县问答

    西南古地考证。1篇。清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汉族)撰。内容详考汉牂柯郡16县,即且兰、无敛、平夷、夜郎、谈指、镡封、毋单、谈稿、同并、西随、进桑、都梦、宛温、句町、漏

  • 宝历

    唐代渤海国文王大钦茂年号。774—?(止于何年,史失具体记载,已知用宝历记事至七年)。大钦茂即位本改元“大兴”,中间一度采用“宝历”,其后又复用“大兴”。

  • 纳扁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身参谋,兼管政务及孔雀尾。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

  • 占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驻地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成化元年(1465),头人千卜等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衣服、彩缎等物。四年(1468),再次入朝,贡马及明甲,赏赐如例。五年,其族人与忍藏、札工等族人一起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