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敏

阿敏

1586—1640

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次子。其父子兄弟因谋叛太祖,父囚禁而死,兄阿尔通阿、弟扎萨克图被杀。独他获宥,养育太祖宫中如己子。初封贝勒,屡立战功。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太祖长子褚英攻取乌拉部宜罕山城。四十一年(1613),从太祖灭乌拉部。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初建,任镶蓝旗旗主贝勒。后金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因序次第二,俗称“二贝勒”。共推努尔哈赤为抚育列国英明汗。参予国政。四年,破明兵于萨尔浒山、尚间崖和栋鄂路。参加平叶赫部之战。六年,奉命“按月分直”,掌理机务。从太祖克取沈阳、辽阳。入朝鲜袭击毛文龙所部。十一年(1626),先后征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即位,欲“出居外藩”,有分裂之意。与贝勒岳讬等征朝鲜,连克定州、郭山、昌城、安州、平壤。朝鲜王李倧被迫请和,订立“江都之盟”。不顾众将劝阻,欲进朝鲜王京“屯种以居”。后从太宗征明锦州、宁远。三年,从太宗入关,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地。翌年,在明将孙承宗、监军道张春反击下,怯于阵战,反杀降人,弃城逃往关外。六月,太宗定其16条罪状,囚于狱。崇德五年(1640)十一月,卒于狱。

猜你喜欢

  • 赤古

    见“赤驹”(1011页)。

  • 梅伦章京

    清代蒙古官职名。也称管旗副章京或和硕梅伦。辅佐协理台吉或管旗章京管理一般旗民事务。10苏木以下的小旗设1名,10苏木以上的大旗设2名,有两个梅伦时,通常分别冠以东、西字样,以示区别。三等台吉待遇,帮办

  • 西喇布

    ?—1593清初侍卫大臣。满族。完颜氏。又作西喇巴。努尔哈赤起兵,率属来归,隶镶红旗满洲。随侍太祖左右为侍卫。旋列位十大臣,赐号扎尔固齐(汉译都堂)。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从努尔哈赤击败叶赫

  • 色目人

    元朝划分的四种民族等级之一。此词源于唐代,意为“各色各目”、“诸色名目”、“种类”等,有时亦指“姓氏稀僻者”。元代成为对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来华各族人的统称。元朝承金朝民族分等之制,将治下臣民大体按

  • 倒喇金

    见“倒喇”(1887页)。

  • 巴巴克苏勒坦

    ?—1680蒙古族。察合台后王※伊斯玛依勒汗子。世居新疆。康熙九年(1670),为镇压伊斯兰教白山派,奉父命统兵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逐阿帕克和卓。十九年(1680),阿帕克和卓导引准噶尔部噶尔丹进

  • 托河路协领公署

    见“托河路”(752页)。

  • 研种羌

    ※西羌的一支。秦孝公时(前362—338),西羌首领忍之子研即位,统治诸羌,因其豪健,故以其名为部落名。传13世至烧当,改部落名为※烧当羌。居湟水流域,与秦国关系密切,为西羌部落中最大的一支。

  • 特楞古特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

  • 米里色白

    珞巴族崩尼部方言音译,意为“生气时杀牛”。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凡发生争执时,双方不直接对抗,而是在自己门前杀牛,肉分给村里人,把牛尾送给对方以示挑战,若对方敢于应战,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