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罗桑曲旦

阿旺罗桑曲旦

1642—1715

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一世(一作二世)。一译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四世。汉族。生于青海宗喀(今湟中县)依格地区达曲格村,与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同乡。父张益华,母泰木沙。幼年被第四世班禅罗桑曲结选定为章嘉呼图克图。5岁被迎入郭隆寺(后改称佑宁寺)。顺治九年(1652),受小戒,留居郭隆寺,修习多种经典。十八年(1661),入藏晋谒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巡礼各大寺。习经三年,修波罗密经。康熙三年(1664),从五世达赖受大戒,潜心研究印藏诸经典。九年(1670),在拉萨举行盛大讲经法会,以渊博的佛学修养,折服众多喇嘛,名声从此远播,许多印藏僧人拜其门下。二十二年(1683),返回青海。二十三年,达赖喇嘛的使者噶勒丹锡哷图奉旨前往喀尔喀蒙古调解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的内争,路经青海,应邀同往,处理和解事宜。二十六年(1687),与噶勒丹锡哷图同至北京向清廷复命,得康熙帝优礼,命住持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之汇宗寺。旋返青海。二十七年,任郭隆寺法台。三十二年(1693),奉诏赴京,驻锡法源寺,被封为“札萨克达喇嘛”,是驻京喇嘛中的最高职衔。其后常住北京,夏间,随驾至承德避暑。三十六年(1697),奉旨入藏主持第六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路经甘肃、青海等地,劝导蒙古王公台吉拥护清廷,安定了青海的局势。四十年(1701),被封为“多伦喇嘛庙总管喇嘛事务之札萨克喇嘛”。四十五年(1706),被正式册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赐金印,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四十九年(1710),一度至青海讲经说法,不久返京。五十年,清廷在京特建嵩祝寺以居之。五十二年(1713),随同康熙帝巡视多伦诺尔喇嘛庙。康熙帝郑重宣布:“黄教之事,由藏东向,均归尔一人掌管”。从此正式确定了章嘉呼图克图在内蒙古喇嘛教中的最高地位。五十四年(1715,一作五十三),罹病,康熙亲派专使探望。不久,在多伦诺尔入寂。同年,龛座由多伦诺尔运至西宁寺院供奉。

猜你喜欢

  • 孟隆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元史·泰定本纪》:泰定三年(1326),“孟隆甸土官仲吾奉方物来献,以仲吾地置孟隆路。”《明史·地理志》记孟艮御夷府方位时称:“东有木朵路,又有孟隆路”。知其地在孟艮之东,与木朵相连。治

  • 哈勒珲卫

    见“虎儿文卫”(1385页)。

  • 契丹语,意“水”(“山水”之“水”)。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的宋使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水为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usu(水)相比勘

  • 鸡冠壶

    又名马镫壶。考古出土具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上部形似鸡冠(或马镫)故名。口在上方,一般为管状直口,有的带盖。鸡冠形壶鼻中有孔,穿绳提携(马镫形为双孔,也有的穿孔部分加大,变成半环形把手

  • 达赉

    ①(?—1638)后金将领。蒙古族。阿噜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其父昆都伦岱青始号所部为阿噜科尔沁部。天聪四年(1630),为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投附后金。五年

  • 兀鲁特

    见“兀鲁”(107页)。

  • 夏塔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西南68公里处夏塔村南,海拔1930米。墓葬约50座,皆为土墩墓。大墓10座,封堆高5—7米,封顶直径约15米,底径约40米,顶部已塌陷,分两排南北排列。余为小型墓,封堆高3

  • 陕西丁

    明代哈密头领之一。正统(1436—1449)初,叛离哈密。五年(1440),与捏列骨率兵围哈密,被新迁于把思阔(巴里坤)之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弟猛哥卜花所败。八年(1443),又助瓦剌也先太师将奄克

  • 乞伏益州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宗亲。受封秦州牧。西秦太初七年(394),以前军将军职领兵救援前秦苻登,拒击后秦姚兴,不久,苻登兵败被杀,遂引兵还。同年,受命

  • 李克用

    856—908唐末节度使、五代后唐王朝奠基者。西突厥别部沙陀人。本姓朱耶(一作朱邪),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朱邪赤心)第三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黄花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