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苏特

阿苏特

明代东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之一部。亦译阿速、阿速惕、阿萨特、哈连等。其祖先是伊朗语系的游牧民族,流动于咸海、里海以北地区,亦称作阿思、阿兰。蒙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为速不台所败。窝阔台十一年(1239),蒙哥攻取阿速蔑怯思城,大批部众被东迁。至元九年(1272),组成阿速拔都军。元武宗时,成立左右阿速卫侍卫亲军。元亡明兴,一部分留居汉地,一部分成为燕王朱棣麾下士兵,其余阿速军留居草原者自成一部,称阿苏特。明初,其领主为阿鲁台,废鬼力赤可汗,立本雅失里为可汗,自为太师,操东蒙古政柄,被明成祖封为和宁王。后败亡于瓦剌领主脱欢,其子阿里玛丞相率部服属瓦剌,归脱脱不花。土木之变后,奉也先命监护明英宗,并将其女摩罗札嘎图配与英宗。明中期,西蒙古乜克力部的亦不剌等成为该部领主,与哈剌嗔(喀喇沁)等10营(部)组成右翼的永谢布万户,活动于河套至宣府、大同塞外。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亦不剌,封第十子乌巴繖察青台吉(五八山只台吉)统治该部,部众2万余,居土默特部以东,哈剌嗔部以西(即今大同、张家口以北地区)。乌巴繖察卒,子阿济、实喇内讧,实喇死,阿济因杀弟罪被废,该部及领地被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子博迪达喇(乌巴繖察侄)占据。明末,参与抗击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兵败。最后归属后金(清)。

猜你喜欢

  • 元丽

    北魏宗室。字宝掌。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孙,济阴王小新成子。初位兼宗正卿、右卫将军,加光禄勋。正始三年(506),任使持节、都督、秦州刺史,率军弹压秦州吕苟儿等起事,大破之。改任雍州刺史,

  • 帖良古惕

    即“帖良兀”(1397页)。

  • 郁即长官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说元年)置。隶属叠溪千户所,设流官、吏目各1员。辖地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长官由当地望族郁氏出任。郁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廷,被命为长官司长官。

  • 孟森

    1886—1937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毕生致力于明清史研究。成就卓著,超越前人,受到国内外史学界推崇。治史首重官书、正史,认为真正的史料,必推某一朝本

  • 双河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摄舍提部(又作摄舍提暾)置。辖地位于博罗塔拉(今博乐县)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御前大臣

    清帝的近臣。清圣祖玄烨以内廷事务缺少统领之人,因而从内廷诸勋戚中挑选,特设此职,无定员,秩视一品,凡乾清门以内侍卫、司员诸务皆命统辖。帝王出宫、巡幸,命其扈从,或代宣王言,名位优重,例戴花翎。嘉庆后,

  • 左翼贝子旗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又称祖尔干苏木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一佐领。曾辖有阿克、奥尔孜克、山根、屯木亭、康孜嘎、乌梁海6苏木。旗众操蒙古语。从事畜牧。多信奉喇嘛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

  • 常和署

    元代管理回回乐人之机构。初名管勾司。元仁宗皇庆元年(1321)置。延祐三年(1316)改今名。设署令1员,从六品,专管回回乐队人员。下设署丞、管勾、教师、提控各2员。据载,其乐队演奏之“回回乐曲”存名

  • 达奇鄂尔

    15世纪时※达斡尔族的称号,见(735页)。

  • 贵州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