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尔德尼

额尔德尼

①(1581—1623)后金著名儒臣,满文创制者之一。满族。纳喇氏。世居建州都英额(今辽宁抚顺西)。努尔哈赤起兵初期来归,隶满洲正黄旗。兼通满、蒙、汉文字,封为“巴克什”。常从努尔哈赤征蒙古诸部,以蒙古语言、文字宣诏令、招纳降附。以文才著称。满洲初起,无文字,文移往来,皆译蒙古语通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受命与噶盖以蒙古字母注女真语语音,创制满文,颁行国内,是为无圈点满文,即老满文。天命元年(1616),后金国建立时,亲宣诏书。诸项制度草创皆出其手。为了勤奋、谨敬、聪明、强记,被皇太极誉为“一代人杰”,颇受努尔哈赤府重。随汗(努尔哈赤)记录言行,整理成《档子》,即《满文老档》。是时旗制甚严,各旗主贝勒亦不得越旗交往,惟他获允不受此限。积功历任参将、副将。三年,从征明,取抚顺、师还,败明追兵,斩明总兵张承荫,以功授男爵。八年(1623),违背汗旨犯隐匿财物罪,与妻同时被杀。顺治十一年(1654),追谥文成。后赐姓赫舍里氏,改入大学士希福族中。 ②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译额尔得尼、额尔多呢。绰罗斯氏。鄂木齐岱青和硕齐玄孙,达克巴第五子。乾隆十九年(1754),随阿睦尔撒纳、讷默库等附清,授札萨克固山贝子。驻牧于喀尔喀塔楚河流域。二十年,从西路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伊犁平定后,归旧牧。卒,无嗣。停袭爵。

猜你喜欢

  • 保泰

    清朝大臣。又名俘习浑。蒙古正白旗人。纳穆扎尔第三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受命驻西藏办事。四十八年(1783)回京。五十五年(1790),任驻藏办事大臣。五十六年,廓尔喀侵入后藏,占据聂拉木,其因

  •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

  • 讨赛篱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

  • 夏鲁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创始人为后藏夏鲁寺住持※布顿·仁钦朱。始创于元。按布顿所著《布顿佛教史》云,该派之由来,初为后藏大德桂哇益西雍仲,其弟子杰尊喜饶迥内修建夏鲁寺(又称夏鲁阿莫寺),后此人赴印深研佛法,

  • 杰日

    藏语音译,意为“王族”。指吐蕃赞普王室的嫡系家族。王族为官者称为“论”,故唐补国史则谓“吐蕃国法不呼本姓,但王族则曰论”。

  • 曲涅

    四川凉山彝族传说中的始祖名。实为部落名或氏族名,亦即《西南彝志》中所说的恒部。与“古侯”是两个互通婚姻的集团。最早居住在云南的兹兹蒲武(今昭通一带),后涉过金河(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发展繁衍,至今

  • 勒期话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勒期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景颇族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县。以潞西县中山区中心乡勒期话为例。语音特点;单

  • 锄勃德

    辽代※奚族部族名。又作锄得、锄骨里。辽初,太祖四年(910),曾与※乌马山奚等叛辽,被讨平。神册六年(921),以其部人辖得里、只里古摄南府宰相。以后,该部有向辽廷进白麝的记载。

  • 苴梦冲

    ?—792唐代嶲州乌蛮勿邓部首领。“大鬼主”苴嵩卒,子苴骠离幼,遂嗣为“大鬼主”。辖地在两林部之北70里,占有今四川大渡河以南至越西、冕宁一带。与两林、丰琶二部合称东蛮三部。隶有邛部六姓、初裹五姓、东

  • 金方昌

    1921—1940抗日英雄,山东聊城人。回族。中学时代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组织指引下,赴山西“抗日民族大学”学习。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